我國法律上有很多相似的法律名詞,常常讓人們眼花繚亂,難以分辨,那么,對于行政仲裁和行政裁決,你又能否分辨透徹呢?
行政仲裁指的是行政機關下設的仲裁機構用第三者的身份介人爭議雙方的民事糾紛和爭議中,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和事佬”的角色,對爭議的事實和雙方正當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作出裁決,而雙方當事人則有義務履行裁決的一種制度。其實質屬于行政執法的范圍,其主要是解決一些民間的特定糾紛,例如常見的企業與職工之間的糾紛,農村承包合同糾紛等。由于仲裁機構是歸屬于行政機關之下,其裁決也受到法律的保護,且按照法律規定的仲裁過程進行。爭議的雙方當事人以先前或先后達成的協議,并以自愿的原則為前提,將有關爭議提交給仲裁機構。
行政裁決是指行使權力的人,根據一些法律給予的權限和按照特定的法律步驟,對涉案人之間產生的和行政活動有關、與合同不同的特定的民事、經濟爭議進行判斷的詳細行為。行政裁決的特點有以下方面:
(1)行政裁決的主體是特點的行政機關。
(2)行政裁決的對象是一些有關的民事、經濟爭議。
(3)行政裁決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司法性。
(4)行政裁決具有強制性的特點。
行政裁決的類型主要有損害賠償裁決、權屬糾紛裁決、侵權糾紛裁決等。
那么行政仲裁和行政裁決兩者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呢?它們有相同點:
一、都是作為一個中間人,介入到事件當中去處理問題。
二、處理對象都是群眾間的一些爭端。
三、都是行政機關運用行政賦予的權力的過程。 它們之間也有互相區別的地方:依據的法律條文不一樣,法律的影響不同,受案的依據不同,判斷的機關不同,裁決的要求不同。仲裁是指仲裁委員會這個機構根據規定的一些適用法律和法規去處理群眾間的一些問題;而行政裁決是由國家行政管理機關按照它應有的職權和相關的行政法規處理群眾間的矛盾。
裁決是相關機關運用法律的過程,仲裁不是行政機關行駛政權的過程。仲裁是由當事人選擇的仲裁庭作出裁決,行政裁決是由國家行政管理的機關作出的。仲裁是對各個主體間發生的相關爭議所作出的裁決,而行政裁決則剛好相反,它是以領導與被領導,管理與被管理的隸屬關系進行裁決的。
搞清楚他們之間的區別之后,對我們判斷是非曲直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呢。其實,法律上還有很多像這樣容易搞混的概念,但相信只要我們多讀法律文章或者法律書籍,肯定會受益匪淺的,因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別對法律而言,所以分清概念真的顯得尤為重要。在接下來的生活里,我當然也希望大家不要惹上官司啦。
涉外仲裁裁決的執行主要有什么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何時生效
2021-02-13如何認定行政執法過錯情節
2021-02-23軍人轉業費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12著作權法修改的爭議問題有哪些
2021-03-03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保險監管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0-11-21土地出讓可附條件嗎
2021-02-06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7轉讓土地使用手續審批程序是什么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