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監管機構是要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況來從這四種處理方式中選擇比較合適的方式來進行操作的,下面是對這四種保險監管處理方式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采取非正式的糾正措施
保險監管機構對有問題的保險公司作出的第一反應通常是非正式的。監管機構可以與公司的管理層共同尋找和處理產生問題的原因。在大多數國家,善意兼并或收購是通常的做法。這些行動成功與否取決于保險人是否愿意合作、保險人的財務狀況、其他公司的善意程度和監管機構的威信和強制力。
二、采取正式的糾正或處罰措施
盡管各國采取的正式措施的具體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但一般來講包括以下明確的書面指令:要求公司在從事某些交易之前必須獲得監管機構的允許;限制或停止承保新業務;增加資本;停止從事某些業務。如果保險人未能糾正已經被發現的問題,則會導致更加嚴歷的措施。
在一些國家,如果保險人未能按照監管機構的要求行事,監管機構通常在大眾或官方媒體上公開它對該保險人的建議或指令,從而提醒公眾注意保險人的問題和缺陷。還有一些國家規定,在嚴重情況下監管機構有權撤換該公司的管理人員和審計人員。更為嚴厲的措施還有中止或撤銷保險人承保某些險種的資格甚至吊銷其執照,這一類措施通常要提交法院或其他機構審查決定。
三、對公司進行整頓
監管機構為了實現對有問題公司的重整,可以取得對該公司的控制權。所謂整頓是指采取措施恢復保險人在市場的上的功能。在有些國家,采取整頓措施可能會需要有法院的裁定,有些國家無需事先取得法院的裁定。整頓大多被作為清算前的折中性措施,目的是盡量減少市場波動,防止導致系統性風險。
四、依法清算
保險監管機構對付本國財務困難的保險人的最后一項措施是進行清算,結束該公司的所有業務。清算人一般由保險監管機構指定,也可以由法院指定。清算人負責清點保險人的資產,準備向保單持有人、債權人分配,如有可能還應當向股東分配。在清算程序中,保單持有人通常享有優先權。某些險種的保單持有人可以享有優于其他保單持有人的權力。
競爭性保險市場中保險人喪失償付能力的情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監管機構必須面對如何保護相關保險人利益的問題。多數國家都建立了保險給付或賠償的擔保機制,有些國家還設立了喪失償付能力保證組織或保證基金。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現場檢查規程》、《現場檢查手冊》,《行政處罰程序》等監管規章中對有問題機構的糾正和處罰有明確具體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變更商標流程是什么
2020-12-21交通事故自己車輛受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1怎樣申請暫停行政處罰決定
2020-12-26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征地拆遷中,申請信息公開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0-12-15縣政府未批先占且暴力征地,如何維權
2021-03-09北京市住宅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范本
2021-01-15異地扶貧搬遷怎么補助
2020-11-19哪些部門有權拆違
2021-01-16資陽區征地拆遷標準
2021-03-09征地補償費用程序蘇州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縣征地統一年產值補償標準
2021-03-24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征地統一年產值補償標準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