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明確規(guī)定不受理的行為——前四種是行政訴訟法第12條規(guī)定的,后五種是《行訴法解釋》第1條規(guī)定的。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指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外交部以國家名義實施的有關國防、外交事務的行為,以及經憲法和法律授權宣布緊急狀態(tài)、實施戒嚴和總動員等行為。
(二)抽象行政行為 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fā)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內部人事管理行為 行政機關對所屬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作的任免、獎懲、調動、福利等決定,工作人員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四)法定終局裁決行為
(五)刑事司法行為 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這是一種形式意義上的行政行為,但實質意義上則為司法行為。公安、國家安全機關行使職權具有雙重性質,這里的刑事訴訟行為不受行政法規(guī)則調整和支配。
(六)行政調解行為與法定行政仲裁行為 調解是一種當事人自愿接受的“管轄”,對當事人權利、義務發(fā)生影響的決定因素是其意思表示,而非行政機關的意志。行政調解只是一種行政的規(guī)勸、建議,達成調解協(xié)議也主要依賴平等主體間讓渡權利、處分權利。勞動仲裁或其他法定仲裁的主體往往不是行政機關,故而對調解行為和仲裁行為不服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七)不具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 行政指導行為也不具有強制性,因而沒有必要通過訴訟途徑來解決。
(八)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 重復處理行為一定是維持了原結論,沒有對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發(fā)生新的得、喪、變更的影響,只是對以往結論的肯定和維持,故而,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九)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這里的對相對人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主要是指行政行為有效成立以前的內部運作、程序性的準備行為、調查取證等事實行為,此種行為尚未發(fā)生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得、喪、變更變化的實際效果。
我們知道行政訴訟一般就是指民告官,通常是對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時,可以依據有關法律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此時也要注意有一些案件法律明確規(guī)定是復議前置,也就是在處理的時候需要先申請行政復議,若是對復議結果不服的話,那么再去法院起訴。
行政法全文中對行政訴訟是如何規(guī)定的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多少?
行政訴訟不受理有哪些情形?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失效
2021-02-07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2-08企業(yè)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有什么內容
2020-11-29保監(jiān)會等發(fā)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1營改增后拆遷補償款要交稅嗎
2021-01-01房租拆遷導致燈損壞賠不賠
2020-11-16公房拆遷可以繼承嗎
2021-03-08需要什么材料拆遷人才能申請行政裁決呢
2021-01-02訴權屬不明的老房拆除重建排除妨害難獲支持
2020-12-25福州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和安置房計價標準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