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法之回避制度規定的回避人員是哪些?
行政執法回避制度,是審判人員和其他法定人員在遇有法律規定的情形時,退出對本案審理的制度?;乇苤贫仁菫榱吮WC案件獲得公正審判而設立的一項制度。根據法律規定,回避的人員包括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和勘驗人等。回避的情形包括三種:
1、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具有法定情形,必須回避,不參與案件審理的制度。所謂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規定禁止審判人員參加對案件審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證案件獲得公正審理的制度。 回避制度由法定的回避情形,回避的適用范圍,申請回避和作出決定的程序等內容組成。
二、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六章。
第十六條 法官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同時擔任下列職務:
(一)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
(二)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和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三)同一審判庭的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四)上下相鄰兩級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
第十七條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法官所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2、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發布《關于對配偶子女從事律師職業的法院領導干部和審判執行崗位法官實行任職回避的規定(試行)》。
第一條 人民法院領導干部和審判、執行崗位法官,其配偶、子女在其任職法院轄區內從事律師職業的,應當實行任職回避。
本規定所稱法院領導干部,是指各級人民法院的領導班子成員及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本規定所稱審判、執行崗位法官,是指各級人民法院未擔任院級領導職務的審判委員會委員以及在立案、審判、執行、審判監督、國家賠償等部門從事審判、執行工作的法官和執行員。
本規定所稱從事律師職業,是指開辦律師事務所、以律師身份為案件當事人提供訴訟代理或者其他有償法律服務。
如果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符合需要回避的人員,就需要按照行政執法回避的相關規定來執行回避,其目的在于維護司法的公平正義,避免因當事人在行政執法的過程中存在感情因素,導致行政執法的結果不公正,造成矛盾和糾紛。
刑事訴訟法回避復議的有哪些?
公證員回避的法定情形有幾種
民事訴訟當庭駁回回避申請怎么救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包含投票權嗎
2020-11-27撤銷民政機關婚姻登記行為之后婚姻自始無效嗎
2021-01-04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2021-01-24法律咨詢費用怎么收取
2021-02-23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訂婚了退婚怎么退
2021-03-14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保險對小吊車理賠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3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