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況下屬于偷稅漏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
漏稅是指因客觀原因未繳或少繳稅款的行為,主觀上不是出于逃避稅收的故意、客觀上未采取弄虛作假的手段,但結果是未繳或少繳稅款。偷稅罪是偷稅情節嚴重的行為。據刑法規定,扣繳義務人采取偷稅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占應繳稅額10%以上且超過一萬元的,依照偷稅罪處罰。偷稅罪的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含自然人和單位。
二、法律依據
《征管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征管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我國對偷稅漏稅的懲罰是非常嚴重的,涉及到公民或者個人偷稅漏稅的量刑應當由涉案金額來進行處理,一般應當處數倍以上的罰款。但如果可以證明自己與偷稅漏稅行為無關的,則可以免于追究相關的法律責任,具體的認定情況應當以稅務機關對相關犯罪事實的認定和證據的處理來認定。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廠房拆遷該如何賠償
2021-02-08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1-30撤銷婚姻有期限嗎
2021-02-28專利法對專利權人做了哪些限制
2020-12-11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什么是老賴
2021-01-09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