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通過主要經營活動所獲取的收入。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獲取的收入等。企業應設置“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的收入。
⑵本科目可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⑶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賬務處理。
①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實現的收入,應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科目,按確認的營業收入,貸記本科目。其中涉及增值稅銷項稅額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②企業采用遞延方式分期收款、具有融資性質的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按應收合同或協議價款,借記“長期應收款”科目,按應收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折現值),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③以庫存商品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債務重組的,應按該產成品、商品的公允價值,借記“庫存商品”、“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④本期(月)發生的銷售退回或銷售折讓,按應沖減的營業收入,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退還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科目。其中涉及增值稅銷項稅額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⑷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案例:
[例1]甲企業于2007年12月12日銷售甲商品一批,售價100000元,(不含增值稅),增值稅率17%,成本60000元。A企業已收到購貨方于2007年12月18日支付的款項。2008年4月10日,該批商品因質量問題被全部退回,A企業同意退貨并將所收款項退回。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1)借:應收賬款117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60000
貸:庫存商品60000
(2)借:銀行存款117000
貸:應收賬款117000
(3)借:主營業務收入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
貸:銀行存款117000
借:庫存商品60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60000
[例2]甲公司銷售一批商品給乙公司,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售價為10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7000元。該批商品的成本為80000元。貨到后乙公司發現商品質量不合格,要求在價格上給予10%的折讓。乙公司提出的銷售折讓要求符合原合同的約定,甲公司同意并辦妥了相關手續,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紅字)。假定此前甲公司已確認該批商品的銷售收入,銷售款項尚未收到,發生的銷售折讓允許扣減當期增值稅銷項稅額。甲公司會計處理如下:
(1)銷售實現時:
借:應收賬款117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80000
貸:庫存商品80000
(2)發生銷售折讓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10000(100000×1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
貸:應收賬款11700
(3)實際收到款項時:
借:銀行存款105300
貸:應收賬款105300
假定發生銷售折讓前,因該項銷售在貨款回上存在不確定性,甲公司未確認該批商品的銷售收入,納稅義務也未發生;發生銷售折讓后2個月,乙公司承諾近期付款。則甲公司會計處理如下:
(1)發出商品時:
借:發出商品80000
貸:庫存商品80000
(2)乙公司承諾付款,甲公司確認銷售收入時:
借:應收賬款105300
貸:主營業務收入90000(100000-100000×1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5300
借:主營業務成本80000
貸:發出商品80000
(3)實際收到款項時:
借:銀行存款105300
貸:應收賬款10530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定罪免處怎樣處理
2021-01-28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經濟補償金離職后發放嗎
2021-03-01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