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的理解和運用
《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了各種勞動者過錯、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其中39條第2款規定了: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關于用人單位在實際運用該39條第2款時,總是出現偏差,導致自己在仲裁或訴訟中陷入啞巴吃黃連的境地。
所以,正確理解并運用該條款,對用人單位非常必要。
一、正確理解第39條第2款
用人單位依據第39條第2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必須滿足的兩個條件,第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第二,按照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應當解除勞動合同。
二、用人單位適用第39條第2款的誤區
誤區一:員工違反勞動紀律或規章制度,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員工違反勞動紀律有一般違反和嚴重違反之分。只有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情況下,企業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這就要求用人單位規章制度中對解除的具體要求和情形是否合法,哪些行為可以合理列為“嚴重違紀行為”,這些“嚴重違紀行為”是否列在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之中。
誤區二:員工有重大過失,企業就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在設置規章制度時,可能會列舉禁止性行為、重大過失行為,嚴重違紀行為。但用人單位發現員工有重大過失、禁止性行為,就以“嚴重違紀”為由解除勞動合同,這缺乏必要的事實和制度、法律依據。理由是:
首先,規章制度中禁止的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不具備唯一性,可以是警告、處分、記過、記大過等等乃至解除,因而“禁止行為”并不必然對應“可解除合同的行為”;
其次,如果規章制度中在‘解除勞動合同的列明行為’中沒有包括“禁止性行為”、“重大過失行為”的,即便有兜底條款,即“其他企業難以容忍的行為”,但此條款的涵蓋力如何需要求諸于法律,法律未必就一定支持企業將其作為解除勞動合同的嚴重違紀行為(結果待定)。
可見,企業即便能夠證明員工有“禁止行為”或“重大過失”,也并不屬于當然可以以其作為解除合同的理由。
誤區三:員工多次違紀或違反規章制度,在單位內造成惡劣影響,企業可解除勞動合同法律強調“法言法語”,即精確嚴謹的法律用語。《勞動合同法》規定對員工的行為界定為“嚴重違紀”,現實中就不能拿“嚴重違紀”替代或使用。
三、用人單位如何規避誤區
綜上各種誤區就提出一個現實問題,即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和規章制度中,要明確“嚴重違紀”的情形,并且列明“嚴重違紀”屬于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范疇。
“嚴重違紀”的情形要有一定合理性和合法性。如果用人單位不容忍的“禁止性行為”或“重大過失行為”,最好將其列入“嚴重違紀”范疇,以便用人單位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39條第2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的性質是怎樣的
2021-03-19下設子公司是否屬于公司分立
2020-12-05可以提出專利異議的理由
2020-11-09傳統知識產權包括哪些
2020-12-25冒用商標怎么處置
2021-03-10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