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會有經濟補償金嗎
要結合具體情況分析,如果解除勞動合同是由用人單位提出的,會有經濟補償金;如果是勞動者主動提出的,用人單位不會支付經濟補償金。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完全自愿的情況下,經過平等協商,達成一致提前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其中第(二)種情況是“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36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第47條規定的補償標準是,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六個月以上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根據上述規定,如果是用人單位提出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而根據勞動部1996年發布的354號文件《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勞動者依據《勞動法》第24條規定,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此外,勞動部1994年發布的481號文件《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5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上限,最多不超過12個月的工資。而新的《勞動合同法》對此已不再有12個月的上限要求。
二、經濟補償金按應發工資發嗎
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這里的工資是勞動者的基本工資、實發工資還是應發工資?
工資是一個總額的概念,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在計算經濟補償金時,應當以勞動者的應發工資作為計算基數。
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在計算經濟補償時,以勞動者的基本工資作為計算基數,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者的工資有基本工資、應發工資、實發工資之分。實踐中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給勞動者設定的底薪,一般不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應發工資是指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按照法律規定應當獲得的全部工資,包括了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實發工資是勞動者每月實際拿到的工資,通常會被扣減一些費用,比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扣伙食費、房租費等,勞動者實際到手的金額通常會比應發工資少。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應當以勞動者的應發工資作為基數,而不是以基本工資、實發工資為基數。基本工資僅僅是勞動者工資的一部分,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而實發工資并不能真實體現勞動者的工資水平,比如用人單位不按規定支付加班費、克扣工資等違法行為都可導致實發工資低于勞動者實際的工資,顯然也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
我國法律規定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主動提出解除的,應按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上面就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是否要給經濟補償金及經濟補償金按應發工資發的相關資料。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變更費用都怎么規定
2021-03-08一稿多投的行為違法嗎
2021-01-01股權已經質押償還債務,是否可以查封土地
2020-12-06有關收養孩子條件和手續是什么 ,收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22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個人承包合同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