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解除勞動關系流程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特點在于雙方當事人經過了平等自愿的協商過程,并最終達成了一致協議,任何一方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對方。但有關勞動法律法規對“一致”的標準均沒有明確的規定,因而,在現實生活中,《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常常成為用人單位用來掩飾非法解雇的合法外衣。在審判活動中,也往往出現只認協議,不審查協商過程的簡單處理的傾向,認為只要雙方簽訂了解除勞動合同的協議,就可以認定是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除必須具有法律規定的原因外,還必須依照程序進行,否則,就構成違法解除合同,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一般來說,解除勞動合同須經以下三個環節:
1、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前的環節。
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在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以前,必須經過特定的環節。其中主要有:
(1)用人單位對于因違紀、違法應予開除、除名而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必須針對其違紀、違法行為進行批評教育或紀律處分,經此仍然無效的,才可進行。
(2)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一般應向本單位工會征求意見;如果裁員,應當提前30天向本單位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還應當將裁員方案征求工會或全體職工意見并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3)報經主管機關審核或批準。依照法律規定,裁員應當事先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員方案以及工會或全體職工意見,并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
2、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和簽訂協議環節。
(1)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將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通知對方。在裁員時,這種通知的形式為正式公布裁員方案。
(2)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應當由合同當事人雙方就合同解除的日期和法律后果,依法簽訂書面協議。
(3)用人單位在通知解除勞動合同時,應按先后順序:直接通知——郵寄通知——公告通知進行通知。只有當前一種無法通知時方可用下一種通知方式進行。
(4)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的環節。
(1)辦理社會保險手續。凡是應當由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在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負責全部繳足。勞動者應持有的各類社會保險手冊或繳費憑證應交由個人持有。勞動者要求轉移社會保險關系的,用人單位應當為其辦理。
(3)失業登記: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告知其按照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權利,并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7日內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備案。同時還應將勞動者本人檔案轉移至地方勞動部門或勞動力交流市場。
(4)如屬裁減人員,還應提供自裁員之日起6個月內優先錄用的就業保障。
(5)勞動合同解除后,用人單位應當報請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原合同鑒證部門)備案。除此之外,可能涉及到的環節還有:依法通知工會,工會認為解除勞動合同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用人單位對意見應認真研究;如果解除勞動合同違法,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重新處理。如因勞動合同解除發生爭議的,還要依法遵循調解、仲裁、訴訟的程序處理等等。
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的特點在于雙方當事人經過了平等自愿的協商過程,并最終達成了一致協議,任何一方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對方,是結束勞動關系的首選。以上就是由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協商解除勞動關系流程的知識,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事會主席能連任嗎
2021-02-03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釣魚執法是否具有合法性
2020-11-12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職場新人宜買短期險
2020-11-14公寓拆遷補償
2021-01-07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是應該參照城市還是農村拆遷標準
2021-03-03北京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