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喝水上廁所禁令而辭職能不能獲得經濟補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喝水、上廁所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該公司的規定無疑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對人格尊嚴的侵犯。所以,離職職工可以獲得經濟補償。
員工主張經濟補償的時效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后,如果解除或終止的原因是屬于需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用人單位通常應在合同解除或終止,辦理離職手續之日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但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經濟補償金經協商達成一致,可以按雙方約定的時間支付。
如果用人單位認為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或金額無法達成一致,或用人單位拒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勞動者即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但勞動者申請仲裁或起訴應在法定期間內提出,否則,將可能承擔超過仲裁時效而承擔敗訴的后果。
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者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何謂“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
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據一般規律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已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即勞動爭議發生之日。這些規定實際上就是要確定一年的時效期間的起算點,但是,在具體確定時效期間的起算點時則需要根據具體的勞動爭議事項來確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之規定,對于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的計算起點分兩種情況:
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對支付經濟補償金有承諾,用人單位到期未支付的,則則用人單位承諾支付之日為起算點,但這種承諾需有證據證明,如協議書,欠條等;
沒有承諾的情況下,通常則是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之日為起算點。
當然,如果在起算點之后沒有先申請仲裁,而是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或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等,則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不過勞動者應向相關部門取得相應的投訴或調解的證明材料。
不滿喝水、上廁所禁令而辭職,能不能獲得經濟補償?如果對于公司的規定不滿,不一定要選擇辭職的方式,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獲得相應的經濟賠償。面對單位不滿喝水、上廁所禁令勞動者該怎么辦,建議你可以點擊在線律霸網咨詢系統直接詢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公司應該給交保險嗎
2020-12-14承諾為什么會出現遲延
2021-03-06黨員被行政拘留有什么后果
2021-03-26訴訟保全期限到了還能再次保全嗎
2020-12-10送外賣的被打誤工費要怎么計算
2021-03-25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設計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09離婚時房屋拆遷怎么處理
2020-12-06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