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王某待業在家,在求職過程中,突然發現一家專車公司的司機招聘廣告,其提供的待遇為:底薪2000元+服務獎1000元+安全獎400元+全勤獎500元+加班津貼500元+停車補貼700元。其中對取得全勤獎500元的要求是司機每天6∶30到9∶00,17∶30到22∶00必須上線在崗,一周六天工作制。王某覺得挺適合自己,于是就應聘到了該公司。后因工資爭議,王某申請仲裁,請求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公司認為王某為其提供服務屬實,但是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不存在勞動關系。
仲裁委結合王某的工作特點及性質,認定雙方之間符合勞動關系的基本特征,支持了王某的相關請求。
分析:
從2012年起,打車軟件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風行,成為互聯網領域內備受關注的軟件之一。與此同時,打車軟件的風行也導致了一系列的法律問題,例如乘客權益保障、司機與打車軟件公司的勞務糾紛等等。在實踐中,打車軟件公司與司機之間的勞務雇傭關系受到不少律師們的關注。
依照《勞動法》第16條的規定,打車軟件公司與司機之間可以存在基于勞動合同而產生的勞動關系。這種勞動關系的內容包括:第一,打車軟件提供了相應的服務,確保司機能夠有效地利用打車軟件接客;第二,司機交一定的傭金購買服務,在如今的專車市場,司機一般需要交3000到6000元不等的傭金給打車軟件公司,從而購買相應的服務;第三,乘客在用打車軟件將打車費用交到平臺后,打車軟件公司應當依照約定支付司機勞動報酬。但是,就現實情況而言,不少打車軟件公司并非直接與專車司機簽訂勞動合同,而是掛靠在其他有經營資質的企業上。這樣一來就導致專車市場的準入門檻降低,專車司機的技術參差不齊。同時,公司與專車司機這種未明確的勞務關系沒有受到規制,在現實過程存在較大的風險。與會律師認為,為了避免上述風險產生,需要規范與專車司機簽訂合同的打車軟件公司的行為,審查其經營資質,規范打車軟件公司的市場運作。另外,對于作為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的司機而言,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規范。在引入此類服務時,打車軟件公司要對司機進行相應的資質審查,如司機的駕齡、違規情況等等,通過這些要素的審查,確保司機的質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