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王某待業在家,在求職過程中,突然發現一家專車公司的司機招聘廣告,其提供的待遇為:底薪2000元+服務獎1000元+安全獎400元+全勤獎500元+加班津貼500元+停車補貼700元。其中對取得全勤獎500元的要求是司機每天6∶30到9∶00,17∶30到22∶00必須上線在崗,一周六天工作制。王某覺得挺適合自己,于是就應聘到了該公司。后因工資爭議,王某申請仲裁,請求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公司認為王某為其提供服務屬實,但是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不存在勞動關系。
仲裁委結合王某的工作特點及性質,認定雙方之間符合勞動關系的基本特征,支持了王某的相關請求。
分析:
從2012年起,打車軟件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風行,成為互聯網領域內備受關注的軟件之一。與此同時,打車軟件的風行也導致了一系列的法律問題,例如乘客權益保障、司機與打車軟件公司的勞務糾紛等等。在實踐中,打車軟件公司與司機之間的勞務雇傭關系受到不少律師們的關注。
依照《勞動法》第16條的規定,打車軟件公司與司機之間可以存在基于勞動合同而產生的勞動關系。這種勞動關系的內容包括:第一,打車軟件提供了相應的服務,確保司機能夠有效地利用打車軟件接客;第二,司機交一定的傭金購買服務,在如今的專車市場,司機一般需要交3000到6000元不等的傭金給打車軟件公司,從而購買相應的服務;第三,乘客在用打車軟件將打車費用交到平臺后,打車軟件公司應當依照約定支付司機勞動報酬。但是,就現實情況而言,不少打車軟件公司并非直接與專車司機簽訂勞動合同,而是掛靠在其他有經營資質的企業上。這樣一來就導致專車市場的準入門檻降低,專車司機的技術參差不齊。同時,公司與專車司機這種未明確的勞務關系沒有受到規制,在現實過程存在較大的風險。與會律師認為,為了避免上述風險產生,需要規范與專車司機簽訂合同的打車軟件公司的行為,審查其經營資質,規范打車軟件公司的市場運作。另外,對于作為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的司機而言,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規范。在引入此類服務時,打車軟件公司要對司機進行相應的資質審查,如司機的駕齡、違規情況等等,通過這些要素的審查,確保司機的質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北京刑事案件律師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1發生交通事故怎么報案
2021-03-20交通事故上訴時間限制嗎
2020-11-18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未盡贍養義務有什么后果
2021-02-07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車上人員險與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2-04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