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能否直接起訴解除勞動關系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勞動訴訟的前置程序是勞動仲裁,所以因解除勞動合同產生爭議的,用人單位不能直接提起訴訟,應該先申請勞動仲裁。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勞動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
1、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是指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出現法定解除合同情形,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
2、約定解除。
約定解除是指在合同中約定解除合同的事項,待約定的事由出現時,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我國《合同法》第93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在發生了勞動合同約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以后,享有解除權一方的勞動者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后,勞動合同的權利義務即告終止,無須獲得用人單位同意。
3、協商解除。
協商解除是指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經協商一致同意解除合同。《勞動法》第24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合同法》第93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不管是《勞動法》還是《合同法》,都允許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勞動訴訟的前置程序是勞動仲裁,所以因解除勞動合同產生爭議的,用人單位不能直接提起訴訟,應該先申請勞動仲裁。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當事人是指合同簽訂雙方嗎
2021-01-12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行人被車撞了怎么向肇事者理賠
2020-12-18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1-02-10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土方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