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案例一:深圳A公司員工張某,在A公司工作了4年,公司一直沒有與張某簽訂勞動合同。公司以經濟性裁員為由辭退張某,并不給張某經濟補償金。公司的理由是: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即對雙方都沒有合同期限的限制,公司可以隨時通知員工解除勞動關系而無須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后張某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結果,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支持了張某的請求。
案例二:深圳B公司員工李某,在B公司工作了9年,入職時公司與李某簽訂了兩年期限的勞動合同。合同期滿后雙方沒有再簽勞動合同。公司根據法釋[2001]14號第16條和勞社廳函[2001]249號的規定,終止與李某的勞動關系,并不給李某經濟補償金。后李某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結果,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不支持李某的請求。
究竟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是否正確?用人單位解除事實勞動關系應否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
[評析]案例一中,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是正確的;案例二中,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是錯誤的。
根據勞動部辦公廳《關于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要求經濟補償金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6]181號)和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部發[1996]354號)第14條規定的精神,在勞動者沒有過錯的情況下,用人單位解除事實勞動關系,應當支付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所以,筆者認為,案例一中,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是正確的;案例二中,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是錯誤的。。
案例二中,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支持李某的請求的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14號)第16條的規定,認為該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后形成的事實勞動關系,雙方均可隨時終止,就意味著只要簽了一次勞動合同,合同期滿之后無論多長時間沒有再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都可隨時終止勞動關系而無須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
筆者認為,無論是一開始就沒簽勞動合同而形成的事實勞動關系,還是勞動合同期滿后不續簽勞動合同而形成的事實勞動關系,都屬于事實勞動關系。法釋[2001]14號第16條只是規定勞動合同期滿后形成的事實勞動關系,雙方均可隨時終止,但并沒有規定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而根據勞辦發[1996]181號和勞部發[1996]354號第14條規定的精神,在勞動者沒有過錯的情況下,用人單位解除事實勞動關系,是應當支付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的。所以,在勞動者沒有過錯的情況下,用人單位無論解除何種事實勞動關系,都應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哪些房子要補交土地出讓金
2020-11-10在商場摔傷賠償金額一般是多少
2021-03-14公司章程與公司法規定不一致時應依哪個為準
2020-11-23交通事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7賣豬不開檢疫票如何處罰
2021-01-03銀監會非法集資的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0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人壽保險保險費的繳費方式
2020-11-23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嫁出去的女,不是潑出去的水
2021-03-12國家對拆遷安置有沒有統一政策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