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事實勞動關系“先天不足”,所以在事實勞動關系存在期間及用人單位終止或解除事實勞動關系時都存在較大的風險。
1.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雙倍工資風險
職工入職,用人單位沒有及時與職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時間超過1個月未滿1年,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82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4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1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否則,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
2.終止或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的風險
有的用人單位喜歡鉆所謂的“法律空子”,在勞動者入職時,往往會和勞動者口頭約定幾個月的試用期,一旦試用期快到了,就毫不猶豫地“以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將職工解聘。《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如果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又何來的試用期?勞資雙方發生爭議,仲裁部門或法院會認定雙方已經建立事實勞動關系,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往往會被認定為違法辭退。
對于勞動合同期滿后,勞動者仍在原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續簽勞動合同而形成的事實勞動關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對事實勞動關系解除是否應該支付經濟補償金問題的復函》中都有相關規定。對用人單位終止或解除事實勞動關系是否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部辦公廳《關于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職工要求經濟補償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6]181號)中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后,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并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勞動者因要求經濟補償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如果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予受理,并依據《勞動法》第98條、《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和《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勞部發[1995]223號)的有關規定處理。”在現實案例中,由于用人單位急于終止或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往往最后承擔高額的賠償金了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員工試用期管理有哪些誤區
2021-01-16以公司盈余資產支付股權受讓款是否構成抽逃注冊資金
2021-02-24以公司名義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2021-02-26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拾得人拾得遺失物能向遺失物丟失人請求報酬嗎
2021-03-07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如何保釋,保釋的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7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0-12-16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