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自然人享有權利有哪些?
民法總則自然人享有權利有: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二、自然人有哪些分類?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在法律上能為完全有效的法律行為的人 。通常以精神健全的成年人為有行為能力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不能為有效法律行為的人 。他們不能因其所為法律行為取得權利和承擔義務。一般包括:幼年人;不能獨立處理自己事務,經法院宣告為喪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同時規定,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只有部分行為能力的人。公民已達到一定年齡而未達法定成年年齡,或者公民雖達法定成年年齡但患有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不能獨立進行全部民事活動,只能進行部分民事活動的能力。上述兩種人,統稱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該法還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
我國的民法總則中對于自然人的概念以及所享有的權力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如果被侵犯了歸檔的各項權利的,自然人有權通過各種正規的渠道為自己維護正當的權益。自然人除了享有相應的權力之外,還規定了需要履行的義務,沒有履行義務的同樣將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商標權人為自然人是什么意思?
自然人非貨幣資產投資入股增值稅需要征收嗎?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土地轉讓的流程和所需材料是什么
2021-02-04山林土地入股合同范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4旅行社合作協議書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5土地流轉補償新標準是什么
2020-12-18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
2020-12-02征地拆遷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