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偽造身份證怎么處罰行為人
使用偽造的居民身份證即使沒從事犯罪活動也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2011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六條明確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七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規定: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使用偽造的身份證可能構成什么罪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三款規定: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是指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行為。本罪是行為犯,只要實施了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行為,原則上就構成犯罪,不論結果如何。而造成嚴重后果的,將會加重處罰。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居民身份證管理制度。身份,表明一種關系,即與其他人或組織之間的關系;居民身份,則表明其與國家、一定的地域和行政管轄范圍存在的確定的聯系,因而國家通過居民身份證制度來使這種關系形式化,從而公民在辦理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權益的事務時,居民身份證能起到證明身份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流動日益頻繁而呈規模化的趨勢,居民身份證制度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這是戶籍制度所不能代替的。妨害居民身份證的行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國家對居民身份證的制造、使用、監督的正常管理活動。
使用偽造的身份證,有可能被認定為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但此時需要符合規定的立案標準,同時也要看是否符合了此罪的入罪條件。要是還不能以本罪論處的話,那至少使用偽造的身份證也是屬于違法行為,按照規定還是需要行為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判多久?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客觀方面是什么
怎樣認定偽造居民身份證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款買二套房有什么規定
2020-11-14公司土地抵押貸款無法償還怎么辦
2021-03-13屋里漏水物業是否能處理
2021-03-08不同意調解法院怎么判
2021-02-06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侵占罪與盜竊罪有哪些不同,侵占罪告訴處理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4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實習證明怎么開
2021-02-08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加入WTO對各行業的影響:保險業國際貿易論文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