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定繼承中,繼承人以外的人能分得遺產嗎?
根據《繼承法》第十四條的規(guī)定,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yǎng)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yǎng)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所以繼承人以外的人在符合規(guī)定的情況下是可以分得遺產的。
這種情況有:
1、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yǎng)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
(1)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兩者必須同時具備,只具備其中之一都是不符合規(guī)定的。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是以被繼承人死亡、繼承開始的情況為準的。如果雖曾經是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但在被繼承人死亡、繼承開始時已經具有勞動能力或有了生活來源,就不能再適用此規(guī)定。
(2)依靠被繼承人扶養(yǎng)。指這類可分得遺產的人不僅要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而且還要依靠被繼承人扶養(yǎng)。是否由被繼承人扶養(yǎng),須以被繼承人死亡、繼承開始時為準。如果被繼承人死亡時已不再扶養(yǎng),那么即使是曾經扶養(yǎng)過也是不符合規(guī)定的。是否扶養(yǎng)的成立,不論時間長短,都可以適用本規(guī)定。
2、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盡了較多扶養(yǎng)義務的人。這類人對被繼承人本來是沒有扶養(yǎng)義務的。但由于某種原因,負有法定扶養(yǎng)義務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并未盡到全部義務,而這類人對被繼承人卻提供了較多物質上的照顧。在認定是否盡了“較多扶養(yǎng)義務”時,標準既不能過嚴,也不能過寬。不能理解為必須是盡了主要扶養(yǎng)義務,也不能簡單地用經濟價值的尺度來衡量,無論是提供了較多經濟幫助,還是提供了較多生活上的照顧,都可以認定為盡了較多扶養(yǎng)義務,可分得適當遺產。
關于對被繼承人以外的人的遺產分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以繼承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可以分給適當遺產的人,分給遺產時,按具體情況可多于或少于繼承人。”
這就意味著在分配遺產時,既要考慮這些可分得適當遺產人的情況,即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和經濟需要的狀況,困難大的多分,困難小的少分;他們對被繼承人盡扶養(yǎng)義務的多少,盡義務多的多分,盡義務少的少分,還要把他們與其他法定繼承人相比,綜合考慮,分給適當遺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是親生父母可以把孩子送給別人養(yǎng)嗎
2021-01-27工傷護理費是否可以申請賠付
2021-01-13如何處理醫(yī)療事故
2020-12-21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民法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
2020-11-17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可以委托醫(y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出門旅游如何選擇買保險?
2020-12-29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拆遷如何維權才有效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