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民事糾紛類案件,其實都是需要行為人向受害者賠償一定的金額的。就比如說在平常的交通事故當中,如果撞壞了對方的車輛,那么肯定是需要行為人進行賠償的。但是不一定所有的情況下,行為人都是具備賠償能力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在我國民事賠償沒能力怎么辦?
一、在我國民事賠償沒能力怎么辦?
是賠償權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對方的財產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第六條 對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賣、變賣或者抵債。
第七條 對于超過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生活所必需的房屋和生活用品,人民法院根據申請執行人的申請,在保障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最低生活標準所必需的居住房屋和普通生活必需品后,可予以執行。
再沒有能力賠償,法院應中止執行,等行為人有執行款項時,再恢復執行。
如果是賠償義務人,在經濟上確實沒有能力賠償,只好向賠償權利人約定賠償期限,盡量做到誠懇道歉,讓對方理解與諒解。
二、民事賠償不起要坐牢嗎?
1、民事賠償不起不會坐牢,但有能力而拒不執行的情況下,則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要承擔刑事責任;
2、法律依據:《刑法》(1997修訂)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三、根據法律規定
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追繳、退賠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的,習慣上覺得犯罪分子已被判刑,就不再追究了。因此,狀告服刑人員索賠的案件比較少見。
實際上,犯罪分子侵權造成了受害人的民事損失,被害人有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索賠。這一案件帶來的啟示是,犯罪分子造成受害人經濟損失的,犯罪分子不但要負刑事責任,還應承擔民事賠償。受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訴訟進行索賠,也可以保留訴權,在法定期限內起訴。
首先作為受害者來說,如果對方沒有賠償能力的話,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對方的財產,將現有的財產,除了保留生活必需品以外都用來賠償。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真的沒有能力賠償,那么法院應該中止執行,等到有賠償能力的時候再要求賠償。也可以誠懇的和受害者道歉,能夠取得諒解的話當然最好。
故意殺人罪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重婚罪民事賠償金額是多少,重婚如何賠償
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累犯絕對不適用緩刑嗎
2020-12-05對管轄異議二審裁定不服怎么辦
2020-12-01斷絕關系永不回家犯法嗎
2020-11-17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超過可撤銷合同時效怎么處理
2021-01-06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繳納土地出讓金后是否另外繳納城市建設配套費
2021-02-10集體土地出讓合同范本
2020-12-17林場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1-18土地流轉合同協議書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