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在打不動產官司的時候,選擇的法院是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但是不能隨意去一個地方,因為這是法律上的訴訟管轄限制,其他法院沒有管轄權就不會審理案件,就可能會錯過最佳訴訟時間。那么民事訴訟舉證期限15天相關規定是什么?下面小編與您分析。
時限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在民事訴訟中有關“舉證時限”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
2、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
3、舉證期限:根據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5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
4、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5、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6、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當事人提起反訴應當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7、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8、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3條規定,當事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74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的,不得遲于舉證期限屆滿前7日,當事人申請保全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擔保。
一、如果被告在應訴時明確表示不需要15天答辯期的,其舉證期限可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協商確定的期限必須在15日之內;如果協商不成,或達不成協議,可由法院指定舉證期限。法院指定舉證期限應征求被告的意見來確定舉證期限,一般限定在15日之內三、雙方當事人一起到法院要求解決糾紛的,原告對其主張有主要證據,被告承認的,且被告同意口頭答辯,不需要舉證期限的,可以不再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直接開庭審理,作出調解或判決。
二、被告應訴后,在開庭前或開庭中提起反訴的,就反訴的訴訟請求應征求原告的意見,是否需要答辯期或舉證期限,如果不需要,可直接把本訴和反訴一并審理;如果需要答辯期,可先審理本訴,答辯期或舉證期限屆滿后,再審理反訴。反訴的舉證期限可根據上述一、二種情況來確定。
三、原告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就增加變更的訴訟請求,法庭也應征求被告的意見,是否需要答辯期和舉證期限,如果被告明確表示不需要的,可與原訴同時審理;如果被告明確表示需要答辯期或舉證期限的,那么可作如下兩種方式處理:
1、如果原告只變更部分訴訟請求的,對變更的訴訟請求暫不審理,先審理未變更的訴訟請求所涉及到的內容,變更了的訴訟請求,等到被告答辯期滿或舉證期限屆滿時再行審理,最后一并作出調解或判決。其舉證期限可根據前述一、二種情況來確定。
2、如果原告的訴訟請求全部變更,法院應作出延期審理的決定,等到被告答辯期滿后,才開庭審理。
3、如果原告增加訴訟請求的,法庭就原告增加的訴訟請求征求被告的意見,是否需要答辯期或舉證期限,如果不需要,就與原訴一起審理;如果需要答辯期,就等到答辯期滿后,再行審理增加訴訟請求的內容,最后一并作出調解或判決。上述三種情況的舉證期限可根據前述一、二種來確定。
綜上所述,民事訴訟舉證期限15天可以防止當事人隨時提出證據,或者在庭審中搞突然襲擊,造成案件爭議無法確定,法院重復開庭,程序動蕩不定的后果。同時也可以調動當事人提交證據的主動性,促使其積極履行舉證義務,以利于案件的審理。如需了解更多可咨詢律霸的相關專業律師為您解答,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民事訴訟法解釋的內容有哪些?
?民事訴訟特別程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兩個公司成為采購供應商的形式是什么
2021-02-10應該怎樣來處理房產糾紛
2021-01-08個體工商戶年檢步驟是什么
2020-12-27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股權質押合同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8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土地出讓收回可以再次出讓嗎
2020-12-05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