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民法規定開庭審判開多久時間?
開庭審判開三個月時間,這實際上是法院關于審理一個案件的期限規定,但是有一些案件如果比較復雜的話,那么審理起來肯定是非常的麻煩,時間方面會進行一個延長,當然不管是怎么樣的話,開庭的時間都會由法院來通知具體的當事人,一般情況下開庭前三天通知。
1、關于被告答辯狀的時間
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
被告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注意: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會在收到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給原告。
2、法院通知當事人開庭的時間
訴訟法規定是在開庭前3天通知。
3、法院審結案件所需時間
民事案件
簡易程序案件:3個月;
一審普通程序案件:6個月;
上訴案件:3個月;
特別程序:30天內;公告期滿后30天內;
再審案件:3個月內。
刑事訴訟
簡易程序案件:20天內(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一審普通程序案件: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
上訴、抗訴案件:2個月;
重審案件:3個月。
4、法院判送達判決書的時間
法院當庭宣告判決的,一般會在5日內送達判決書。
二、相關法律知識:有特殊理由可以申請延遲開庭嗎?
法院開庭是國家司法資源的利用,能夠影響開庭審理延遲的必須由法律規定。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法庭審判中,有三種情形是可以延期審理的:
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3、由于當事人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因此,需要參加審判的人如果不是遇到上面三種情況的,是無權申請延期審理的了。法院開庭審理是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的,訴訟參加人也都應該按照法律的規定按時間參加訴訟,這種規定說到底也是為了維護我們的訴訟權益。
在當代社會,一個案件如果已經走到了訴訟程序的話,那么對于當事人來說,他們肯定想要盡快的將這個案件了解清楚,這實際上就是他們想了解整個案件的審理的期限長短,通常情況下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審理完畢了,所以也不用太過于著急。
法院立案后多久開庭
刑事案件法院開庭后可否退偵
刑事案件二審上訴后多久開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哪些房產不能抵押,抵押房產怎么進行
2020-12-09全責交通事故保全期限
2021-03-01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