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民法規定開庭審判開多久時間?
開庭審判開三個月時間,這實際上是法院關于審理一個案件的期限規定,但是有一些案件如果比較復雜的話,那么審理起來肯定是非常的麻煩,時間方面會進行一個延長,當然不管是怎么樣的話,開庭的時間都會由法院來通知具體的當事人,一般情況下開庭前三天通知。
1、關于被告答辯狀的時間
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
被告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注意: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會在收到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給原告。
2、法院通知當事人開庭的時間
訴訟法規定是在開庭前3天通知。
3、法院審結案件所需時間
民事案件
簡易程序案件:3個月;
一審普通程序案件:6個月;
上訴案件:3個月;
特別程序:30天內;公告期滿后30天內;
再審案件:3個月內。
刑事訴訟
簡易程序案件:20天內(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一審普通程序案件: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
上訴、抗訴案件:2個月;
重審案件:3個月。
4、法院判送達判決書的時間
法院當庭宣告判決的,一般會在5日內送達判決書。
二、相關法律知識:有特殊理由可以申請延遲開庭嗎?
法院開庭是國家司法資源的利用,能夠影響開庭審理延遲的必須由法律規定。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法庭審判中,有三種情形是可以延期審理的:
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3、由于當事人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因此,需要參加審判的人如果不是遇到上面三種情況的,是無權申請延期審理的了。法院開庭審理是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的,訴訟參加人也都應該按照法律的規定按時間參加訴訟,這種規定說到底也是為了維護我們的訴訟權益。
在當代社會,一個案件如果已經走到了訴訟程序的話,那么對于當事人來說,他們肯定想要盡快的將這個案件了解清楚,這實際上就是他們想了解整個案件的審理的期限長短,通常情況下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審理完畢了,所以也不用太過于著急。
法院立案后多久開庭
刑事案件法院開庭后可否退偵
刑事案件二審上訴后多久開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個人貸款業務進行監督的是誰
2020-12-23執法規范化建設包括哪些
2020-11-10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行政處罰公示期多久
2021-01-24房企破產后購房者要回購房款嗎
2021-03-04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保險上當后如何維權
2020-11-09自愿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9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買保險沒驗車保險公司給賠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