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的親屬所在單位回避情形有哪些?
根據《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托人并主動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二、審判人員回避的情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在司法實踐中,對律師或者審判人員進行回避的原則是非常必要的,目的在于維護司法的公平正義,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對審判結果的影響,具體情況下還需要結合實際的犯罪事實情況來進行處理,避免出現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發生。
哪些情況下民事訴訟法院人員要回避?
什么情況刑事案件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
原檢察院辯護律師回避有這個規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驗血錯誤醫院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21火車臥鋪砸死人如何處理
2021-02-23財政部門作為出資人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2021-03-07公司入繳注冊資金延期怎么辦
2020-12-11涉黑能取保候審嗎
2020-12-03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挖沙子犯法嗎
2021-01-06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