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辯護律師自行回避規定是什么?
辯護律師自行回避規定是根據律師法39條的規定,具體如下。
1、《律師法》第三十九條 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不得代理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
2、《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托人并主動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二、法律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三十一條規定:本章關于回避的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規定要求回避、申請復議。
辯護律師作為被告人的代理人,目的是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利與利益,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律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
在現實生活當中,對大多數的律師他們是需要遵循我們國家的回避制度的,但是必須要存在著回避的情形,比如說同一個律師事務所的同事是這個案件的對方當事人的律師。在這種情況之下的話,由于是同一個律所,可能存在著重大的利益方面的關系。
什么情況刑事案件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
民事訴訟當庭駁回回避申請怎么救濟?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可以單方離婚嗎
2020-12-07發明專利申報步驟是什么
2021-03-20擔保公司怎樣才能是抵押權人
2020-12-21嫖娼未遂怎么處罰
2020-12-20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不給臨時工買保險合法嗎
2021-03-19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0-12-15土地流轉條件下農民就業問題的緊迫性
2020-11-07修建機場拆遷有哪幾種拆遷方式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