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權與直接撫養(yǎng)權相對,是基于父母子女身份關系的一種派生權利。夫妻離婚后,基于婚姻關系的各種身份權、財產權歸于消滅,但是離婚并不能消滅父母和子女間的身份關系。探望權不僅可以滿足父或母對子女的關心、撫養(yǎng)和教育的情感需要,保持和子女的往來,及時、充分地了解子女的生活、學習情況,更好地對子女進行撫養(yǎng)教育,而且可以增加子女和非直接撫養(yǎng)方的溝通與交流,減輕子女的家庭破碎感,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長。但是,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豐富,被探望子女可能會認為定期由其他人員陪同的探望不僅會影響學習,而且會在同學或其他人中產生不必要的議論,強烈的自尊心使其不愿配合,甚至拒絕、躲避探望。另外,被探望子女自己還有可能因為受直接撫養(yǎng)方父或母或其他親屬的挑唆而不愿接受探望。
對此,應堅持有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原則執(zhí)行,充分尊重被探望子女的意見和感受。《婚姻法》增設探望權的本意,主要是為了保護離婚家庭中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長。探望者與被探望者雙方都必須有情感交流,關愛心理傳遞的需求,如果在被探望者沒有這種需求或者反對探望的情形下強制執(zhí)行,勢必對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對14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行使探望權的,法院應當就探望權的行使時間、方式及其他有關問題征詢未成年子女的意見,同時結合其他實際情況判決和執(zhí)行;如果子女系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原則上應按照當事人的協(xié)商及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方案進行判決和執(zhí)行,但也應當充分考慮子女的感受。
如果被探望子女明確作出拒絕探望的意思表示,則可以借鑒我國臺灣地區(qū)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區(qū)別情況對待。對不滿7周歲的未成年子女拒絕探望,原則上按照協(xié)議或者法律文書的規(guī)定執(zhí)行,不必征求子女的意見,但應考慮子女的感受。法院可要求直接撫養(yǎng)方就探望方的探望行為對子女有害進行舉證,否則法院可依法要求直接撫養(yǎng)方履行協(xié)助探望的義務。這樣做能夠有效防止有人故意影響孩子的判斷以達到阻撓探望的目的。因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不能獨立地作出拒絕探望的意思表示,即使有,也很容易受到哄騙、離間甚至威脅,意思表示未必真實。
對已滿7周歲的未成年子女拒絕探望,法院應在其父母回避的前提下征詢其意見。讓其能較為真實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法院還應當走訪老師、鄰居、居委會等,以探求其真實意思。如果證實是因受挑唆或者威脅而拒絕探望,法院應同意探望方申請強制執(zhí)行。法院可以根據(jù)情節(jié)決定對直接撫養(yǎng)方采取批評教育甚至是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勒令其改正錯誤,說服子女同意探望,以保障探望權的實現(xiàn)。如果證實是已滿7周歲的孩子獨立自主地作出拒絕探望的意思表示,直接撫養(yǎng)方仍應對孩子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盡量使其接受探望。如果孩子仍然拒絕探望,則不能強制執(zhí)行。
對14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行使探望權的,法院應當就探望權的行使時間、方式及其他有關問題征詢未成年子女的意見,同時結合其他實際情況判決和執(zhí)行;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怎么處罰
2021-03-18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無性婚姻可不可以算是離婚的理由
2021-01-29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業(yè)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差別有哪些
2021-02-11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
2020-11-13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怎么對保險業(yè)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工費車保險賠償?shù)姆梢罁?jù),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