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中止送達部門必須要通知當事人嗎?
中止執行法院必須通知當事人,將中止裁定書送達給當事人。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二、訴訟中止的規定的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在有關司法解釋中針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還規定了下列幾種適用訴訟中止的情形:
1.在借貸案件中,債權人起訴時,債務人下落不明的,法院應要求債權人提供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受理后公告傳喚債務人應訴。公告期限屆滿,債務人仍不應訴,借貸關系無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訴訟;在審理中債務人出走,下落不明,事實難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借貸案件訴訟中止的司法解釋已于2015年9月1日被新的司法解釋廢止,新的司法解釋中上述規定已被刪除)
2.人民法院受理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件后,在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時,應當通知被告如欲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須在答辯期間內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中止訴訟。專利權人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并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認為必要時,在裁定中止訴訟的同時責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或者采取其他制止侵權損害繼續擴大的措施。被告在答辯期間未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而在其后的審理過程中提出無效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人民法院受理的發明專利侵權案件或者經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維持專利權的實用新型專利侵權案件,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
符合上述情況的,法院應作出裁定中止訴訟。訴訟中止的裁定作出后,由當事人申請或者法院依職權恢復訴訟程序。訴訟程序恢復后,不必撤銷原裁定,從法院通知或準許當事人雙方繼續進行訴訟時起,中止訴訟的裁定即失去效力;訴訟中止前進行的一切訴訟行為,在訴訟程序恢復后繼續有效,訴訟時效的中止中如果不可抗力未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六個月有效。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是可以進行合法的中止,但中止之后就必須要把結果通知給另一位當事人,在等中止的情形消除了之后,同樣也會恢復執行,所以,案件的處理都是有法律依據的,一定要按流程來進行辦理才算是合法的。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合同補充協議只有一份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1外資企業認繳資本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5第三方支付怎樣界定
2020-11-14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嫖娼是犯罪嗎?嫖娼被抓怎么處罰
2020-12-12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