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路費發票訴訟時效中斷的理由有哪些?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訴訟時效中斷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特別是對于不同的訴訟情況,由于其訴訟請求的不同,可以導致在訴訟時效屆滿后,司法機關不予受理相關案件,但如果存在上述情況的,是可以導致訴訟時效的,并重新計算訴訟時效。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2020年上海專利申請詳細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6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保險法調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家里裝了監控拆遷有賠償嗎
2021-01-07修建機場多少米之內屬于拆遷范圍
2021-01-24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制定的
2021-02-182020年棚改項目的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1公租房拆遷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