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調解中斷訴訟時效嗎?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調解中斷訴訟時效,根據民訴法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 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日常生活當中大多數的人員,他們對于民事訴訟法當中所規定的一些具體的程序方面的問題的話,并不是特別的了解,所以就會導致自己的權利,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就不能夠再次的行使了,或者說是能夠行使,但是到法院當中不會得到支持。
擔保物權與訴訟時效
債權轉讓訴訟時效是否中斷?
人身損害賠償訴訟時效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發商破產違約金能拿到嗎
2020-12-28行政行為撤銷重做的適用情形
2020-11-20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投保率
2021-02-16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房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