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張權利對象錯誤是否訴訟時效中斷?
法律上對主張權利對象錯誤能否中斷訴訟時效的問題沒有明確的規定,訴訟時中斷的情形:
1、起訴。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二、民事訴訟時效是多久?
1年訴訟時效。身體收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毀損的。
3年訴訟時效。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
4年訴訟時效。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提出訴訟或仲裁的。
最長訴訟時效。從權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
像是這種主張權利對象錯誤的情形,很有可能是當事人連真正的侵權人的身份都沒有確定,實際上,類似于這種情況,不能說當事人對個人的合法權益是不聞不問的,所以,司法實踐中被認定為訴訟時效中斷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最新訴訟時效中斷的計算方法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班回到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1-31個人獨資企業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0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保險代理人該怎么應對保險糾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