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前財產保全的解釋是什么?
所謂訴前財產保全,也就是訴前保全,是指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由人民法院所采取的一種財產保全措施。與訴前財產保全有關的民事爭議必須有給付內容。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應是有給付內容的,如不是因財產利益之爭,而是人身名譽之爭,無給付內容的,法院就不能采取訴前保全措施。
訴前財產保全屬于應急性的保全措施,目的是保護利害關系人不致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失。例如,雙方當事人簽訂購銷合同,需方按約定給付供方150萬元的預付款,事后發現供方有欺詐行為,根本沒有能力履行合同,而且所付貨款有被轉移的可能,如不及時采取強制保全措施加以控制,必將產生難以彌補的損失。由于從債權人起訴到法院受理需要一段時間,法律就有必要賦予利害關系人在情況緊急時,請求法院及時保全可能被轉移的財產的權利。
二、財產保全的范圍
財產保全的作用是,防止當事人在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前處分有爭議標的物或者處分判決生效后用以執行的財產,以防止糾紛擴大,并保障生效判決得到執行。但是,如果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不當,會給當事人財產權和人身權造成損害。例如,對當事人的銀行存款全部予以凍結,超出申請人請求的范圍,會使對方當事人的經營活動受到限制。
《民事訴訟法》第102條規定:“財產保全限于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也認為,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時,保全的范圍應當限于當事人爭執的財產,或者被告的財產,對案外人的財產不得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對案外人善意取得的與案件有關的財產,一般也不得采取保全措施。所以,財產保全的范圍,不能超過申請人請求的范圍,或者不能超過爭議財產的價額。采取保全措施,只能在當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請求范圍內,才能達到財產保全的目的,使申請人的權益得到實現,也避免給被申請人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在提起訴訟前是可以對財產進行保全的,當債權人向債務人提起訴訟前,也是需要向具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申請,那么在訴訟的過程中如果說對方有私下轉移或者隱瞞財產的情況下,法律為了更好的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時也是可以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的申請。
財產保全是什么意思,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財產保全復議期限是多久?
法院財產保全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修合同起訴年限是多久
2020-11-12行政案件中有偽證嗎
2021-03-24訴訟前財產保全的前提有什么
2021-03-21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未婚先孕的有探視權嗎
2021-03-08民法宣告失蹤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13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沒有滿實習期上高速有什么處罰
2020-12-19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保險如何避免巨災風險
2020-12-18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的規定
2021-02-11拆遷安置房如何增加名字
2021-03-05沒有土地證的地,拆遷時有補償嗎
2021-02-02征地拆遷中的“違章建筑”如何補償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