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工商局在執法過程中,不法分子會煽動群眾鬧事,阻礙國家工作人員執法,這種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那么,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根據刑法規定,只要當事人煽動群眾暴力抗法,就構成本罪,會被檢察院立案,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這方面的具體指示。
一、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根據刑法第278條的規定,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應當立案。本罪屬于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原則上就構成犯罪,無論群眾是否聽信其煽動,是否實際上造成危害后果,都應當立案追究。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要注意:本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無論其結果如何,都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實施了煽動行為,而被煽動群眾沒有實施或沒有完全實施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不影響犯罪的構成,但可根據其產生的結果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二、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法律的實施秩序。
2、客觀上表現為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所謂煽動,是指以鼓動性言詞或文字勸誘、引導、促使他人去實施犯罪活動,煽動的內容必須是暴力抗拒國家法律實施,煽動的對象必須是群眾。如果煽動群眾以和平方式如沉默的方式抗拒國家法律實施,不構成本罪。群眾一般是指三人以上,既可以是守法公民,也可以是違法犯罪分子。所謂國家法律,應當從廣義上理解,包括憲法、法律、法規、規章等。本罪屬于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將暴力抗拒國家法律實施這一特定的煽動內容,在煽動的形式灌輸給了群眾,不管被煽動的群眾是否付諸實施了,均構成本罪。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4、主觀上只能是出于故意。
三、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條規定,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動群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綜上所述,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是行為罪,檢察院立案要看當事人是否有煽動群眾暴力抗法的,一旦有這樣行為,就會立案,這也是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立案標準。這種犯罪對社會秩序產生危害,客觀表現是故意,構成本罪的,最高量刑標準是七年有期徒刑。
刑法修正案九熱點追蹤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2020年最新刑法修正案九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要走哪些程序
2021-03-11二手房買賣合同的范本
2021-01-16外貿公司老板要員工逃稅,員工有罪嗎
2020-11-24現在房產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保險代理人在其業務中欺騙被保險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1漁業承包合同的范本(一)
2020-12-05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否收費
2021-02-02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明細是否能公開
2020-12-11公益拆遷是什么,公益拆遷補償低嗎
2021-02-08城中村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