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工商局在執法過程中,不法分子會煽動群眾鬧事,阻礙國家工作人員執法,這種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那么,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根據刑法規定,只要當事人煽動群眾暴力抗法,就構成本罪,會被檢察院立案,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這方面的具體指示。
一、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根據刑法第278條的規定,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應當立案。本罪屬于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原則上就構成犯罪,無論群眾是否聽信其煽動,是否實際上造成危害后果,都應當立案追究。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要注意:本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無論其結果如何,都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實施了煽動行為,而被煽動群眾沒有實施或沒有完全實施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不影響犯罪的構成,但可根據其產生的結果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二、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法律的實施秩序。
2、客觀上表現為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所謂煽動,是指以鼓動性言詞或文字勸誘、引導、促使他人去實施犯罪活動,煽動的內容必須是暴力抗拒國家法律實施,煽動的對象必須是群眾。如果煽動群眾以和平方式如沉默的方式抗拒國家法律實施,不構成本罪。群眾一般是指三人以上,既可以是守法公民,也可以是違法犯罪分子。所謂國家法律,應當從廣義上理解,包括憲法、法律、法規、規章等。本罪屬于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將暴力抗拒國家法律實施這一特定的煽動內容,在煽動的形式灌輸給了群眾,不管被煽動的群眾是否付諸實施了,均構成本罪。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4、主觀上只能是出于故意。
三、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條規定,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動群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綜上所述,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是行為罪,檢察院立案要看當事人是否有煽動群眾暴力抗法的,一旦有這樣行為,就會立案,這也是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立案標準。這種犯罪對社會秩序產生危害,客觀表現是故意,構成本罪的,最高量刑標準是七年有期徒刑。
刑法修正案九熱點追蹤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2020年最新刑法修正案九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欠動遷款不給怎么辦
2021-03-09如何辦理失業證
2020-12-25領導發的色情圖片給員工公司有什么責任
2020-11-27趙**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02公司股權轉讓掛牌多長時間
2020-12-16公司股東變更后還要承擔之前的債務嗎
2021-01-15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戶口本上婚姻狀況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9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