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中村拆遷可以拒絕嗎
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對城中村進行改造的,如果被拆遷人對房屋拆遷補償不滿意的,是可以申請復議的。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六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七條 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二十八條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二、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一)關于履行合同,限期拆遷糾紛。
被拆遷人與拆遷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后,未按期搬遷,拆遷人起訴要求被拆遷人拆遷的,受案后,拆遷人還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因為政府的房屋主管部門向拆遷人核發的房屋拆遷許可證是一項具體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即具有先定力,拘束力和執行力。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期限內簽訂了合同,必須按期拆遷。行政訴訟法第44條規定“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這條規定體現了行政行為在行政程序執行中的高效率要求。
(二)關于被拆除房屋的承租人涉訴的法律地位。
房屋拆遷中,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就補償安置達成了協議,但是房屋的承租人有正當理由而拒不騰遷,經房屋主管部門裁決限期拆遷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拆遷人應作為案件原告,而被拆遷人與承租人是共同被告。在處理上如租賃期限未滿的,則承租人對被拆遷房屋仍享受有使用權,拆遷人應該尋找周轉房予以安置過渡。被拆遷人要求產權調換的,該安置房屋的所有權人當然是被拆遷人。承租人與被拆遷人之間的租賃關系仍應保持,但租賃合同因原房屋被拆遷也應作相應修改。如果租賃期限屆滿承租人應無條件遷讓,并承擔拒遷的法律責任。如未定租賃期限的,應當確定承租人對該拆遷房屋的使用權,責令承租人與被拆遷人協約一定租賃期限。如協約不成,被拆遷人要求承租人解除租賃合同的,法院一般應當準許。但承租人確無騰房條件的,在征得被拆遷人同意后可判令拆遷人對承擔人進行安置,由承租人根據承租房屋價格的實際情況,付給被拆遷人一定的經濟補償。
(三)關于過渡房屋的騰退糾紛。
被拆遷人按期退還周轉房即是其民事義務又是其行政義務。被拆遷人違反協議,拒絕騰退周轉房的,拆遷人也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由法院判令被拆遷人搬遷至安置房;房屋拆遷主管部門也可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裁決被拆遷人按期搬遷,被拆遷人仍不履行又不起訴的,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對城中村進行改造的,如果被拆遷人對房屋拆遷補償不滿意的,是可以申請復議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
2020-12-18相鄰權需要哪些證據
2020-11-29老公家庭暴力離婚會讓他凈身出戶嗎
2021-02-16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父母不撫養孩子孩子要贍養嗎
2021-03-10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發生勞動爭議的公司注銷會造成訴訟變化嗎
2021-03-16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