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管轄權異議要立案處理嗎?
不需要單獨立案處理,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1、第三十六條 當事人在答辯期間屆滿后未應訴答辯,人民法院在一審開庭前,發現案件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應當裁定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2、第三十五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先立案的人民法院不得將案件移送給另一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立案前發現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已先立案的,不得重復立案;立案后發現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已先立案的,裁定將案件移送給先立案的人民法院。
二、管轄權異議的主體是什么?
所謂管轄權異議的主體,是在民事訴訟中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人。《民事訴訟法》第127條對管轄權異議主體的表述為“當事人”,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當事人的概念外延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在民事訴訟實務中,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往往是被告,被告享有管轄權異議之主體地位在法理上和實務中已得到一致肯定,分歧在于原告、參加訴訟的共同原告和第三人是否享有管轄異議權。
(1)管轄權異議“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交”,而在第一審程序中,有權利提交答辯狀的當事人只有被告。
(2)涉外民事訴訟的被告對人民法院管轄不提異議,并應訴答辯的,視為承認該人民法院為有管轄權的法院。該條更明確規定異議主體為被告。
(3)管轄法院是原告自己選擇的,應當推定其認可受訴法院的管轄權,否則,其不應向該法院起訴,即使其后來發現受訴法院無管轄權,也可以通過撤訴的方式來否定法院的管轄權,因此,原告無權提出管轄權異議。
(4)必要共同訴訟的原告自己申請參加訴訟,說明其已經承認原告的訴訟行為,那么他應受約束不能再對原告選擇的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
(5)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申請參加訴訟,也可以不申請參加訴訟而另行起訴,假如他申請參加訴訟,則表明他承認和接受了法院的管轄,如果他對受訴法院管轄有異議,則完全可以不參加訴訟而另行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
管轄權異議的提出是由當事人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的,在司法實踐中,確實存在法院在受理相關案件后,發現并不具備管轄權的情況,這時需要對管轄權進行移送處理,但相關判決是需要法院依據規定來審查并作出的。
管轄權異議上訴狀需要交費嗎?法律依據是什么?
管轄權異議提出時間是多久
民事訴訟中哪些人可以提管轄權異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職需要提前幾天
2020-11-25搭網約車上下班發生交通事故能工傷賠償嗎
2020-12-03道路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3-15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房地產開發五證指什么
2021-01-29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