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工傷是勞動者在勞動的時候受到的傷害,用人單位應該對勞動者的工傷負責。工傷的主體必須是勞動者。那么,雇傭關系能申請認定工傷嗎?應該怎么賠償呢?今天,律霸小編為大家解答這一疑惑。
一、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雇傭關系中雇工受傷,不能認定為工傷,也即受傷的勞動者是不能申請工傷,然后獲得工傷賠償的。
構成工傷的條件:
(一)主體:必須是勞動者
(二)主觀方面:必須是非基于本人意志造成的事故傷害
(三)時間方面:必須是工作時間
(四)地點方面:必須工作場所或者與工作有關的場所
(五)原因方面:必須是工作原因。
在雇傭關系中受傷,雇工與雇主是平等的民事主體,雙方并不構成勞動關系,所以不能適用工傷,對于此類受傷,只能適用一般民事侵權。
二、雇傭關系受傷應該怎么賠償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雇工的傷情確定,只要有鑒定資格的機構均可以確定其傷情等級。對鑒定結論不服的,當事人經協商可以到鑒定機構重新鑒定,或通過民事訴訟程序向法院申請重新鑒定。
雇傭損害賠償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侵權賠償時效一年的規定,受害人明知和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可在一年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法律的保護,也可直接向雇主和有關單位主張解決,在主張權利時時效中斷。
雇員要求雇主承擔民事責任時,要符合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即首先雇員必須有損害事實存在;其次雇主有違法行為;再次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最后雇主主觀上有過錯。只有具備了以上要件才能要求雇主承擔侵權責任。
不同的關系有不同的保護原則,當我們受傷時,首先要知道自己所處的關系,才會知道應該按照什么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雇工受傷時,雇主要承擔責任,是第三人造成損害的,可以選擇向第三人或者雇主要求賠償。如果你對上述問題存在疑問,可以登錄律霸網站進行了解。
工傷賠償標準怎么算?
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如何請個工傷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軌離婚賠償怎么算
2020-12-28公司入繳注冊資金延期怎么辦
2020-12-11擔保抵押同意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7自愿離職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0-12-22遇到效力待定合同時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1-03-04民間借貸糾紛中訴訟主體怎么確定,舉證責任怎么分配
2021-03-25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