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民事賠償都不是當事人想當然的跟對方索要就行了,就像是誤工費的這個具體的概念,到現在為止有很多人對于誤工費的了解程度非常有限,如果不是他人專門的提醒,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原來還可以跟對方索要誤工費的。并且有些人甚至連最基本的民事訴訟有沒有誤工費的規定有法律常識都不了解。
一、民事訴訟有沒有誤工費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條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二、誤工費的概念
誤工費是受害人由于人身受到傷害,耽誤工作而形成的財產損失。誤工損失是一種間接損失,賠償誤工費是對受害人的損害進行法律上的補救。即受害人因受傷不能上班工作而不能獲得勞動報酬而形成的損失。賠償受害人誤工損失體現了民法侵權法填補受害人的損失原則。
三、提供證明收入狀況的證據
(一)《收入證明》 有固定收入的,由用人單位提供受害人最近一年的工資表和營業執照副本的復印件,并加蓋單位公章。 內容包括受害人在單位的工作時間、職務和最近一年平均的月工資。
(二)《收入狀況證明》 沒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時間(前三年)收入狀況證明。 內容包括從事的行業、工作所在地、工作內容,并提供相關政府部門出具的證明文件。
四、提供證明誤工時間的證據
(一)《病歷》或者《出院小結》。 正常情況下,應當根據醫療機構的病歷或者出院小結。 內容包括即醫療機提出的建議休息時間、需要加強營養、需要專人護理的建議。
(二)《誤工證明》 所在的工作單位可出具受傷人員誤工時間的證明,并加蓋單位公章。
(三)《誤工期司法鑒定書》 即關于誤工時間的司法鑒定文書。可申請司法鑒定機構對誤工期長短進行鑒定,憑鑒定文書確定誤工時間。
誤工費這當然是在我國民事訴訟法當中規定的,而且誤工費的概念就來源于我國的民法,是在當事人受到人身傷害沒有辦法工作的情況下給自己造成的財產損失,并且民事訴訟法當中明確的提到了誤工費賠償的具體的時間跟計算標準。
2020年最新交通事故誤工費的賠償標準
交通事故:超高修理費、及虛構的誤工費租車費被駁回
2020最新誤工費和陪護費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廖志豪律師?,?墨爾本莫納什大學商學碩士,法學學士;專掌民商事訴訟業務、刑事辯護工作、行政糾紛處理,現任數間房地產公司法律顧問,數間建筑工程公司法律代表,婦聯特聘專家組成員,找法網首席律師,華律網推薦律師;長期致力于法律知識專研及律師服務行業;有過硬實務操作能力,實戰經驗豐富,精于談判調解;現系廣東浩捷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熟悉律師見證、法律意見書、草擬起訴狀等工作,文字功底深厚,熟練運用法律英語。 很榮幸當您需要知法循律時,進入到我的頁面,希望能為您排憂解惑,助您生活無憂! 一、刑事案件: ????涉及危險駕駛、職務侵占、故意傷害、合同詐騙、盜竊等案件。辦案過程中,積極會見犯罪嫌疑人,查閱案卷、審查證據、監督程序,盡最大努力為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法庭辯護。刑事辯護是律師所有業務中風險較高的一項業務,對于律師的辦案程序和技巧要求很高。 二、合同類糾紛: ????涉及合同種類眾多,舉其要者:借貸合同、買賣合同、租賃合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股權轉讓合同、委托理財合同、勞動合同等,涉及財產保全、違約金的主張、談判調解、擔保追償、夫妻共同債務、合同解釋、訴訟主體的確定、出資查明、拍賣等法律
政府違法征地,如何避免低價被動簽約
2021-02-0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鑒定費
2020-11-09人民法院副院長如何產生
2020-11-26國有獨資公司是否要設立三會才可以
2021-01-22繼承權的喪失有哪些情形
2021-03-24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什么是級別管轄權
2021-03-15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發生勞動爭議的公司注銷會造成訴訟變化嗎
2021-03-16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營業房拆遷是否對營業執照進行補償
2021-01-16無證房拆遷后可以辦房產證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