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法制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在遇到矛盾無法調和時都會尋求法律的幫助。打官司這類詞也更多的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但是一般官司都會持續很長時間,那么在這段時間里為了相關資料能夠順利的送到律師的手中大部分當事人都會沒有時間去工作,那么打官司期間的誤工費由誰來承擔呢?
按相關法律規定,如果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誤工費,是在賠償范圍內的。
相關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對誤工費損失不設最高限額。對于“受害人有固定收人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人計算”,有兩點需要明確:
1.該固定收入須有合法證明;
2.該固定收人必須是受害人實際減少的,如果受害人受到損害后,其供職單位沒有扣發或者沒有全部扣發其收人,其誤工費應不賠或者少賠。
護理費的賠償標準
護理費是指受害人因遭受人身傷害,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他人幫助而付出的費用。《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21條規定: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護理人員有收人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20年。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制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綜上所述,打官司期間的誤工費如果當事人能過證明自己是有正當工作并能出具相關固定收入證明那么該損失將由被告人承擔,如果沒有固定收入也可按照三年內的平均收入而定最終的賠償金額。更多關于誤工費的問題可以在線咨詢法律熱線或者找律師咨詢。
打官司流程是怎樣的
誤工費賠償工資證明怎么開
2020最新誤工費和陪護費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的賠償標準
2021-02-14電話騷擾構成民事糾紛嗎
2020-12-30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怎么處罰
2021-03-18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強制傳喚是否折抵行政拘留
2020-11-19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