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補開解除勞動合同檔案怎么落實?
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用人單位有義務將解除勞動合同證明給予員工,并且協助辦理檔案和保險的轉移。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給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勞動者可以去勞動監察部門反應,協商不一致還可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要求仲裁。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第八十九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二、如何解除勞動合同取回檔案
根據勞動部《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規定》第18條規定:企業職工調動、辭職、解除勞動合同或被開除、辭退等,應由職工所在單位在一個月內將其檔案轉交到新的工作單位或其戶口所在地的街道勞動(組織人事)部門。
為了方便人才的流動,由人事部門創辦的人才服務中心也可以為相關的人才保管檔案。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后,檔案可以轉移到三個地方,一是新的用人單位,二是轉移到街道勞動部門,三是轉移到人才服務中心。
一般說來,工人身份的檔案都由街道或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保管,干部身份的檔案都由人才服務中心保管。但是隨著身份界限的不斷打破,目前對個人檔案的保管已經沒有明顯的限制。不論檔案保管在什么地方,只要當事人交納社會保險費就可以連續計算工齡。
如果勞動者希望將自己的檔案從街道轉移到人才服務中心,勞動者首先應當由人才服務中心向街道出具商調函,在履行相應手續后,可以將檔案轉移到人才服務中心。勞動者也可以在實現新的就業后,由新的用人單位將勞動者的檔案調出并存放在人才服務中心。
關于勞動者身份的變化問題,一般說來,在勞動者不存在被開除、除名的情況下,勞動者的干部身份不會發生變化。有沒有干部身份,對一個人的發展影響并不大。
綜上所述,一般勞動者都是有自己的身份檔案的,需要補開解除勞動合同需要帶自己的身份證,勞動檔案等相關材料去該公司的人事部門補辦解除勞動檔案的,一般來說用人單位對解除的勞動檔案都有兩年的報備期,是可以補辦的。
勞動合同丟了怎么補?
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就自動終止嗎?
是否可以同時簽兩份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公司破產個人財產要抵債嗎
2020-11-11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保險受益權的界定
2021-01-11保險經紀與保險代理區別是什么
2021-03-22契約解除權 PolicyRescissionRight
2020-11-14機動地承包年限有規定嗎
2021-01-25返還土地出讓金的相關稅務怎么處理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