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休受傷誤工費存在多少種觀點?
兩種觀點:在諸多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受害人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在主張誤工費時,致害方經常以受害人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為由,對誤工費不予認可。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能否獲賠誤工費,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的。
第一種觀點認為:誤工費是指賠償義務人應當向賠償權利人支付的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這一期間內,因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或勞動而失去或減少的工作、勞動收入的賠償費用。而所謂的“正常工作和勞動”是指國家法律保護的勞動工作收入。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的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應視為喪失勞動能力,談不上有誤工損失,因而超過退休年齡即應當認定為喪失勞動能力,其因受到損害而主張的誤工費不能支持。
第二種觀點認為: 退休年齡不能與勞動能力劃等號,對超過退休年齡人員的誤工費,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超過退休年齡確已喪失勞動能力的,誤工費不予支持;對受害人有充分證據證明其未喪失勞動能力,且因損害而導致其誤工收入減少的,誤工費則應綜合多種因素酌定。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這里的“公民”應理解為包括離退休人員在內的自然人;“誤工”中的“工”應理解為社會勞動,既包含了未退休人員在崗在職時的從事的本職工作,也包含了無固定職業人員的從事的臨時性有償社會勞動,以及退休退職人員所從事合法的有償服務的社會勞動;“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應視為耽誤一切勞動或工作而減少的收入,包括耽誤退休人員所從事的正常有償勞動而減少的收入。因此,退休人員受傷后造成退休費用之外的其他勞動收入減少,屬于“因誤工減少的收入”,負賠償義務的責任者應比照行業人員的收入標準予以賠償。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退休人員依法從事社會勞動,肯定是可以帶來退休費以外的勞動收入,被致傷治療和全休期間,不能從事此前所從事的有償社會勞動,勢必會使退休費用外的其他直接收入減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明確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
從《民法通則》和《解釋》對誤工費的相關規定來看,均未對受侵害者獲得誤工費賠償的年齡作出限制性規定,只要是受害人遭受侵害,客觀上因侵害的發生導致誤工而致其收入實際減少,均有權要求侵害人賠償誤工費。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來計算。
同時,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勞動者勞動能力的減弱和喪失的年齡必然大大遲延,到退休年齡時大多數人還可以正常從事勞動。退休在我國的某種意義上更多的是一種待遇,但是廣大農村的多數農民還不能享受退休很多五、六十歲的老人還是家庭經濟來源的主力,并且即使是城鎮已退休的人員,勞動法等相關法律也并沒有明文禁止退休人員接受用人單位有聘用、返聘,也沒有禁止退休人員從事個體或私營企業的經營。根據法無明文禁止即可為之的法理,退休人員是可以接受用人單位有聘用、返聘或從事個體或私營企業經營的,故僅依據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為由不予支持誤工費實為不妥。
這個我們國家是有法定的退休的年齡的,關于這個退休之后然后受傷的誤工費,是存在著這個爭議的,但是呢,我比較同意那種退休年齡,不跟這個勞動能力掛鉤的,對這個退休人員的那個誤工費要根據具體的事情的性質來分析是否要給誤工費。
車禍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工傷中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交通事故誤工費賠償需要哪些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離婚夫妻財產房屋分割問題
2020-12-23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