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者得了職業病的工傷待遇是什么?
勞動者得了職業病的工傷待遇有:
(1)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確診的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工傷社會保險的規定執行。
(2)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單位承擔;最后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
(3)職業病病人變動工作單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變。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合并、解散、破產等情形的,應當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
(4)職工被確診患有職業病后,其所在單位應根據職業病診斷機構(診斷組)的意見,安排其醫治或療養。在醫療或療養后被確認不宜繼續從事原有害作業或工作的,應在確認之日起的兩個月內將其調離原工作崗位,另行安排工作;對于因工作需要暫不能調離的生產、工作的技術骨干,調離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半年。除非勞動合同期滿或勞動者提出,一般不得解除或終止職業病人的勞動合同,應妥善安置職業病人。一到四級絕對不能解除,五到十級解除合同的情形有,一是勞動合同期滿,二是勞動者自行提出,三是嚴重違反企業相關制度或犯罪等情形。
(5)用人單位對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職工,在終止、解除勞動關系時或者辦理退休、退職手續前,應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告知職工。被確診患有職業病的,應辦理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核定手續,并按本辦法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離休、退休和退職后被確診為職業病的,可以按規定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疑似職業病職工,在診斷、醫療觀察期間的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如果勞動者在平時長時間進行的同樣的工作或者平時的工作量非常之大也非常容易得職業病了,而在勞動法的規定中只要是職業病就應該得到相應的賠償待遇的,但是職業病不同于工傷是比較難治愈的,此種情況的待遇主要是單位給予員工必要的津貼以及其他經濟賠償。
職業病鑒定費用由誰支付
職業病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第三方支付實現原理是怎樣的
2020-11-12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代理人的承認可以視為當事人的承認嗎
2020-12-03土地流轉的合法程序有哪些
2021-03-08土地流轉政策
2020-11-19公寓拆遷補償
2021-01-07武漢小戶型拆遷補償有福音
2021-02-25一書四方案到底由誰來公開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