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1至4級主要待遇是怎樣的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職工工傷鑒定1-4級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二、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因工傷亡的,適用《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
該處理意見來源于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因工傷亡的,應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請示的答復》([2010]行他字第10號),在該答復中,最高法院認為,用人單位聘用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
離退休人員受聘期間,因工受到傷害的,可通過民事訴訟處理,參照工傷保險待遇處理
該處理意見來源于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對《關于重新進入勞動生產領域的離退休人員能否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請示》的復函([2005]310號),國務院法制辦在該復函中認為,關于離退休人員重新就業后發生工傷如何處理的問題,現行法律、行政法規沒有明確規定。我們認為,應當參照《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的通知》(中辦發[2005]9號)的規定辦理。該通知規定:"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受聘工作期間,因工作發生職工傷害的,應由聘用單位參照工傷保險的相關待遇妥善處理;因工作發生職業傷害與聘用單位發生爭議的,可通過民事訴訟處理。"
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因工受傷不能認定工傷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雖然這個規定不是針對工傷認定的,但道理大家都懂,既然按勞務關系處理,社保部門自然不會認定工傷。
綜上所述,對于工傷待遇中不同傷殘等級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標準都是不同的,從一級到四級的傷殘補助分別是補償24到18個月不等的本人工資,而且要想獲得對應的傷殘補助賠償,應該及時進行工傷傷殘等級的鑒定。
工傷保險待遇是否是勞動爭議?
工傷待遇糾紛能先予執行嗎?
提出工傷待遇申請流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可以拒絕患過病的員工返回上班嗎
2020-11-30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傷殘鑒定必備手續是什么
2021-01-28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