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期間員工享受哪些待遇
關于醫療待遇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醫療期內職工享受的待遇,第二種是醫療期屆滿后享受的待遇。
第一種待遇是在醫療期內,企業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且應當支付給職工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其中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助費可以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但是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醫療待遇按照企業參加醫療保險待遇的相關規定來支付。
第二種待遇是在醫療期滿后,職工不能從事原來的工作,也不能夠從事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單位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以書面的形式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本人,并且支付給勞動者經濟補償和醫療補助金;經濟補償的標準按照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來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的經濟補償;關于醫療補助金,一般情況應以不低于六個月的工資標準來支付。
二、醫療期如何計算
根據勞動部關于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79號)第4條規定。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12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15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18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24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30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醫療期計算應從病休第一天開始,累計計算。
如:享受三個月醫療期的職工,如果從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該職工的醫療期應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間確定,在此期間累計病休三個月即視為醫療期滿。其他依此類推。
職工得病了的,用人單位需要按照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給予其一定時間的醫療期,但通常醫療期最多不能超過24個月。而在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能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1條和第40條的規定,與解除與職工的勞動合同,另外還需要按照有關規定支付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雖然允許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但卻不得低于最低工資的80%。
最新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醫療期滿病假期間解除勞動合同后如何補償?
職工工傷醫療期待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6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中華老字號申請需要多少錢
2021-03-17抵押登記到期了還有效嗎
2020-11-20賣豬不開檢疫票如何處罰
2021-01-03承兌匯票逾期付款多久可以起訴
2020-12-21快遞取件二次收費違法嗎
2021-03-19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手續
2020-11-09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