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保險條例的適用范圍包括哪些
為了保障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恢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國務院頒布了《工傷保險條例》工傷保險條例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二、工傷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9條第2款的規定,職工或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而用人單位認為不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這里的舉證責任是指在工傷認定中,用人單位與工傷職工或者親屬,對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是否為工傷發生爭議,用人單位對認為不是工傷的事實有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如果用人單位不能出示足夠的證據證明職工受到的傷害不是工傷,那么,用人單位的訴求就得不到法律支持。
在《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用人單位負有舉證責任,主要基于以下考慮:
(1)負傷職工與用人單位相比處于弱勢地位,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的最基本的原則;
(2)負傷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是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區域,用人單位有條件和便利收集職工負傷證據;
(3)用人單位有可能為逃避事故責任,而采取轉移現場,撕毀、銷毀相關文件材料等手段,使證據滅失。該條規定也不排斥工傷職工或者其親屬等工傷認定申請人也有收集證據,向工傷認定機構舉證的權利。
《工傷保險條例》中主要對勞動者工傷事故做出了規定,其中關于認定為工傷或視同為工傷的情形,給出了明確的情形要求。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工傷,即交通事故工傷。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在自己不承擔主要責任或者全部責任的情況下,可能會認定為工傷事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應收賬款質押是否可以對抗優先受償權
2021-03-21什么是物權法定準則是什么
2020-12-07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涉臺結婚提交的材料是什么
2020-11-18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