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沒工傷認定可以做勞動能力鑒定嗎?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關于工傷的問題我們在之前的很多方面都為大家闡述過,但是如果由于傷者在治療后留下一定的后遺癥,是可以進行勞動能力鑒定,以爭取相應的賠償。
二、怎樣申請工傷勞動鑒定
醫療期終結后,單位拒絕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的,受傷職工可以自行申請傷殘。受傷職工自工傷醫療期滿之日起計算鑒定申訴期為半年。具體程序如下:
1、凡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受傷職工,須向市勞動保障局指定的勞動能力鑒定服務機構(以下簡稱服務機構)遞交書面申請,并按要求詳細填寫《傷病職工勞動能力鑒定個人申請表》(一式三份),與市勞動保障局指定的勞動能力鑒定服務機構簽訂《傷病職工個人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協議書》;
2、傷病職工在市勞動保障局指定的勞動能力鑒定服務機構登記后,由服務機構填寫《鑒定表》(一式三份)中的個人情況傷病情況醫療經過,貼上申請人小一寸免冠半身近照,并蓋服務機構的騎縫章;
3、傷病職工按本人的傷病性質持《鑒定表》到指定診斷醫院作診斷結論并由醫院有關科室蓋章后,連同有關病歷、檢驗結果交回服務機構,由服務機構報送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
4、傷病職工向服務機構送齊《鑒定表》等所需資料之日起15日后,到服務機構領取。
三、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
勞動能力鑒定是通過對一個人從事體力工作的能力的鑒定,確定其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
勞動能力的喪失可分為:
(1)部分喪失勞動能力。這種人雖然因傷、病導致身體衰弱、器官功能障礙或肢體殘廢,但仍能從事一些輕微或力所能及的工作。
(2) 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這種人因傷、病已經不能從事任何強度的工作,甚至連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照顧。對勞動能力的鑒定是一項復雜而困難的工作,它涉及醫學,倫理學等有關的知識,并依照國家的有關政策性規定,是在明確的鑒定標準的基礎上,綜合分析被鑒定人的病情后做出的。它要求鑒定人員在鑒定過程中要實事求是,客觀地做出鑒定,這關系到我國對喪失勞動能力者的優惠政策。
傷者結束治療出院后,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后仍然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該進行勞動能力鑒定,鑒定一下其勞動能力的等級。工傷與勞動能力鑒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其目的都是為了能夠幫助傷者爭取到最大限度地補償金和慰問金。
勞動能力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0最新工傷十級勞動能力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騷擾電話觸犯法律嗎
2021-01-13肝挫裂傷能評傷殘嗎
2021-01-15如何算是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2021-01-28交通事故死亡索賠訴訟要什么時候起訴
2021-01-14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新三板定向增發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