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者出現過勞死是工傷嗎
雖然我國相關法律并未針對“過勞死”有所規定,不少人呼吁應當將“過勞死”納入工傷范圍,加大對勞動者的保障力度。但在對于工傷的認定中,其實已經涵蓋了一部分“過勞死”的情況。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這樣的情形可以認定為工傷。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其中肯定包括“過勞死”的情況。因此目前“過勞死”認定為工傷需要考慮是否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
二、“過勞死”,家屬如何維權?
首先,家屬還是應該爭取將勞動者的“過勞死”認定為工傷,因為一旦被認定為工傷,家屬即可通過工傷保險基金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
如: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等,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繳納過工傷保險,則上述工傷保險待遇并非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而是由用人單位承擔給付責任。
其次,若勞動者的“過勞死”無法被認定為工傷,家屬可依據《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向用人單位主張相應權利。
需要注意的是,維權時家屬需要就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任務過重、工作量超過了相應的定額,且勞動者的加班時間過長,已大大超過社會平均工作時間等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相關法條鏈接:《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按照《工傷保險條例》中關于工亡的界定來看,一般要求是發生在工作時間之內或者出現在工作崗位中,勞動者突然發病從而導致死亡或者經過搶救之后在48小時之內死亡的,那么這樣的情況其實就應該被認定屬于過勞死的情況,之后自然也就會按照工亡的相關規定給予一定的待遇。
發生工傷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自己申請工傷認定應準備哪些材料
2020最新八級工傷傷殘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的履行不能怎么認定
2021-02-07刑法危害公共衛生罪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21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離婚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