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服工傷認定時間限制是多少?
不服工傷認定時間限制主要是,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在收到該決定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對不子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不服的或者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職工或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在收到工傷認定決定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規定時間內沒有作出認定的,職工或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應當在規定時間屆滿后60日內提出復議申請。因為不可預見、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事件(包括自然災害等)或其他正當理由耽誤了上述法定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行政復議申請期限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它不僅涉及行政機關能否正確地行使其權力,而且還關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能否充分地行使其行政復議申請權,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應當自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起計算。
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得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又做出相應的補充,該條規定;
行政復議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期限的計算,依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當場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自具體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計算;
(二)載明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文書直接送達的,自受送達人簽收之日起計算;
(三)載明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文書郵寄送達的,自受送達人在郵件簽收單上簽收之日起計算;沒有郵件簽收單的,自受送達人在送達回執上簽名之日起計算;
(四)具體行政行為依法通過公告形式告知受送達人的,自公告規定的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五)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事后補充告知的,自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收到行政機關補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計算;
(六)被申請人能夠證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具體行政行為的,自證據材料證明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
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依法應當向有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送達法律文書而未送達的,視為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
綜上所述,員工身負的傷情只要是與單位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都是可以直接進入到法定的認定環節,在認定結束后將會根據其結果來決定其是否有資格得到單位的賠償,但是如果員工對結果不服而且認為有失公平也是可以直接要求復議的,但是復議的時間必須是在法定的規定之內。
超過工傷認定的時效,怎樣處理
農民工工傷認定程序
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保證的方式及先訴抗辯權
2020-11-21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代理商出具的授權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09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對當事人有什么要求
2021-02-13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由誰制定
2021-01-02公司拆遷補償款如何合理交稅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