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身保險實踐中,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在保單上簽名的現象十分普遍。當保險事故發生后,尤其是在射幸性質比較突出的保險險種的賠付中,保險金的支付要遠遠大于保費的收入,保險人有時就以保單上沒有客戶真實簽名為由,主張保險合同無效,拒絕承擔保險責任,客戶與保險人就保險合同的效力發生爭議。
人身保險實踐中有這樣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一些沒有代理權卻以保險代理人的名義代保險人與投保人簽訂保險合同。第二種是保險代理人在當事人沒有投保意思的情況下,擅自為其與保險人訂立合同。在這兩種情況下也往往同時涉及“保險代理人”代簽保單的情況。在第一種情況下,根據具體的客觀情況,這樣的行為對保險人可能構成無權代理或與之形成表見代理關系,對投保人來說可能構成保險欺詐;第二種情況常常發生于保險代理人與當事人曾經存在保險業務接觸的情形,如當事人曾經通過保險代理人投過保險,保險代理人利用此間獲得的各種當事人的信息(如銀行賬號)和保險活動的不規范擅自為當事人續保,冒簽保單,保險公司把保費劃入其賬上,在不存在表見代理和當事人事后明示或默示認可的情況下,當事人沒有投保的意思表示,保險合同根本不成立。本文所論述的代簽保單問題不包括以上情況,其事實前提為:1.保險代理人是經保險人授權的代理人。2.保險代理人以投保人的名義代簽保單。3.投保人有投保的意思表示。
一、從法律對合同效力的規定看,保險人僅以代簽名主張保單無效缺乏依據
首先,從法律關于無效合同的規定來分析。從《合同法》第52條和《保險法》第12條的規定可以清楚看出,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簽名保單的事實不屬于合同無效的情形,那么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呢?《合同法》與《保險法》中都沒有針對保單簽名的直接規定,而有關保險合同形式的規定是這樣的:
《合同法》第10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合同法》第11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刻1個公章罪立案標準
2021-02-19如何確認侵權歌曲賠償金額
2020-11-13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包括什么
2021-03-15打工不簽合同會產生哪些風險
2020-12-05個人債務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6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