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經濟在眾多勞動者和相關企業的強力推動下,有了十分迅猛的進步。但在這進步中,有些問題也不能忽略。比如勞動爭議的解決。所以總會有人詢問,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的區別是什么?下文后續會為您講解。
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的區別是什么?
仲裁又稱公斷,是指由雙方當事人協議將爭議提交第三者,由該第三者對爭議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并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
調解是指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就爭議的實體權利、義務,在人民法院、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有關組織主持下,自愿進行協商,通過教育疏導,促成各方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辦法。
仲裁與調解很相似,比如都遵循自愿原則,都屬于非借助國家權力的處理爭議的方式,都是由第三者居中處理爭議。一些人誤認為仲裁就是調解,實際上仲裁與調解有本質的不同。
一、調解有一定的隨意性。在解決爭議中,任何一方不愿意調解,就不能強迫其調解,未開始的不得開始;已開始的不得繼續。仲裁則不然,仲裁中的某些程序和規則不允許當事人以協議予以排除,更不允許當事人單方隨意改變或終止仲裁程序。除非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或申請人撤銷申請,否則,即使被申請人拒不到庭,仲裁庭仍有權根據仲裁法的規定繼續審理直到作出最終裁決。
二、調解有更大的靈活性。調解沒有固定的程序規則,調解人可以采用面對面、背對背等各種方式進行調解,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就能達成調解協議,并且調解書也非必須寫明理由和責任。而仲裁則要依仲裁法或仲裁規則進行,裁決的依據是事實和法律。
三、調解達成的協議必須經當事人完全同意,有一方不同意就不能制作調解書。而仲裁作出的裁決則無須經當事人同意,仲裁庭有權依據事實和法律獨立地作出。
四、調解書作出后并不能馬上生效,須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才發生法律效力。而且在達成調解協議后,允許人在簽收前反悔,一旦反悔,原來達成的調解協議即無效。而仲裁中,裁決書一經作出便立即發生法律效力,無須當事人簽收,也不允許當事人反悔。
簡而言之,勞動爭議需要按照勞動法的有關條款加以解決。但對于一些不至于訴諸法律的爭議,可以進行勞動仲裁或調節。如果您還有更多疑問,您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
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動爭議民事起訴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喪偶再婚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2021-01-14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搶黃燈出現交通事故是全責嗎
2021-01-16《稅務行政處罰管理暫行辦法》及北京市崇文區地方稅務局實施意見
2020-11-11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房產繼承前調查要多久
2021-01-28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