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有人會問,用人單位是否可以隨意降低員工工資?其實,答案是否定的,具體原因詳見下文。此外,如果我們遭遇用人單位任意降低工資,我們應當怎么辦?下面,律霸小編馬上為大家介紹。
用人單位沒有權利隨意降低勞動者的工資待遇。
如果單位僅僅以“經營困難、經濟虧損”等為名逐漸降低員工的工資,員工有權利不接受。
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一些單位為了逃避某些法律責任,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比較低的工資標準,此時,只要勞動者有證據每個月的實際工資高于勞動合同中所約定的這個數字,那么在計算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時勞動者有權利主張按月實際收入作為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基數(月應得工資包括員工從用人單位獲得的各種貨幣性報酬---如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延伸補充:
單位任意降低工資怎么辦?
針對單位任意降低職工工資的行為,職工不要因情緒所致單純的馬上提出辭職。個人認為可以采取如下應對措施:
一是繼續工作,取得單位拖欠工資的證據后,等哪天想跟單位清算工資的時候,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仲裁起訴。依據(法釋〔2006〕6號)第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產生的支付工資爭議,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已經書面通知勞動者拒付工資的,書面通知送達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用人單位不能證明的,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二是先在單位忍著工作一個月,當取得單位無故降低職工工資的證據后,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本人提出解除合同。并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由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這里要強調在具體操作時,一是要先取得證據,二是本人提出解除合同的依據一定要寫清楚,不能只寫辭職。否則對本人舉證不利。
由上文可知,用人單位無權任意降低員工工資,如果遭遇類似情況,建議到當地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來電咨詢,我們律霸將盡快為大家答疑解惑。
試用期離職不發工資怎么辦
超時加班工資怎么計算
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是否當然成為訴訟的證據?
2021-03-12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30徐**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0-12-23董事會會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3-25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不安抗辯權的行為表示方式是哪些?
2020-12-09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婚前借款買房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2-15怎么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
2021-03-20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執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
2020-11-20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和標準是什么呢
2021-01-17對于禁養區劃定及拆遷補償,該如何獲取
2021-01-02商鋪拆遷,拆遷補償協議應該跟誰簽訂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