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個人所得稅啥時候報?
公民個人所得稅是必須每月申報,達不到起征點的也要申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計征,由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在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義務人在次月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將應納的稅款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不管是扣繳義務人代扣的還是自行申報的,都應應在次月的7日前申報并入庫。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一百零九條規定: 稅收征管法及本細則所規定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滿的次日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內有連續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數順延。
二、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誰?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是需要根據法定的程序和要求來進行的,當事人應當根據自己的年度工資收入情況來確定是否需要繳納個稅,對于符合條件的,如果不在規定的時間內納稅,可以汲及到偷稅漏稅的行為,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專利轉讓個人所得稅的計稅方法是什么
年終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么
個人所得稅申報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干滿三年被辭退怎么補償
2020-11-08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海上貨運保險利益案例
2021-03-01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0-12-26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
2021-02-27土地出讓金和土地使用稅有什么區別
2020-11-17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概念及條件是什么
2020-12-09如何確定土地轉讓協議的有效性
2020-12-09工業用地轉讓有哪些流程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