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薪年休假天數計算
對于帶薪年休假的天數,一般情況按照累計工齡即可推知,但由于年休假按公歷年度計算,因而在入職和離職這兩種特殊情況下其計算往往比較復雜。
新入職的職工,連續工作滿1年后,往往跨越年度,在計算其首次應享受帶薪年休假時應當進行折算,即(當年度在本單位剩余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同樣,對于離職員工,其離職年度的年休假天數也應進行折算,即(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并且如果該職工在離職前多休年休假的天數不再扣回。折算后如果不足一天的不計入,應當注意這里并不是四舍五入,而是只要不足一天即舍去。
二、帶薪年休假工資待遇如何計算
(一)帶薪休假工資
帶薪年休假,顧名思義,在帶薪年休假期間,職工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這里比較特殊的是如何理解實行計件工資、提成工資或者其他實行績效工資制職工的正常工資。對于這些員工應當先計算其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其中不包含加班工資,再除以計薪日天數即21.75,才得出正常的日工資。
(二)應休未休的處理
只有在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才可以只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其他情況下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這就意味著即便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以及對于職工離職未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都應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同時,如果用人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法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勞動行政部門可依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用人單位除應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外,還應當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
帶薪年休假原則上是在一個年度內安排,可以集中休,也可以分段休,如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休假,但應支付300%年年休假工資報酬。只有在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情況下,單位可以不用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沒有過期作廢一說。
退休人員是否享受年休假,退休人員可以有年休假嗎
關于帶薪年休假工資的問題有哪些?
職工年休假工資計算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一產品有兩項相似的外觀設計如何申請
2021-01-062020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1-13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一方死亡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1-01-14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生產線外包
2020-11-11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