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把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弄混,常常把勞務關系當作是勞動關系,那么在法律上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到底有什么區別呢?律霸小編接下來就為您詳細介紹。
1、兩者產生的依據不同。
勞動關系是基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生產要素的結合而產生的關系;勞務關系產生的依據是雙方的約定。
2、適用的法律不同。
勞務關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經濟法調整,而勞動關系則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范調整。
3、主體資格不同。
勞動關系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關系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時都是法人或組織;勞務關系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與法人、組織。
4、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
。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間不僅存在著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但勞務關系的雙方主體之間只存在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彼此之間無從屬性,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沒有管理與被管理、支配與被支配的權利和義務,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
5、是以誰的名義實施工作以及由誰承擔責任不同。
事實勞動關系是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名義進行工作,勞動者屬于用人單位的職員,其提供勞動的行為屬于職務行為,構成用人單位整體行為的一部分,由用人單位承 擔法律責任,與勞動者本人沒有關系;勞務關系是提供勞務的一方以本人的名義從事勞務活動,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在提供勞務過程中純粹是由于自身的過錯給 第三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的,該損害與雇主無關。
6、合同內容受國家干預程度不同。
勞動合同的條款及內容,國家常以強制性法律規范來規定。勞務合同受國家干預程度低,在合同內容的約定上主要取決于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除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外,由雙方當事人自由協商確定。
7、內部規章制度的約束力不同。
勞動合同是一種特殊的雇傭契約或者說從屬的雇傭契約。而勞務合同雙方發生爭議,只有勞務合同本身可以作為解決爭議的依據,任何一方的內部規章制度不能成為雙方權利義務的依據。
8、勞動力的支配權不同。
在勞動關系中,勞動力的支配權,歸掌握生產資料的用人單位行使,雙方形成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隸屬關系;在勞務關系中則由勞務提供方自行組織和指揮勞動過程。
9、參與經營管理的權利不同。
作為勞動關系中的職工,有權通過工會、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監事會等途徑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就高級管理人員的任免、經營決策、職工獎懲、工資制度、 生活福利、勞動保護和保險等事項行使批準、提議或發表意見等權力。但是,作為勞務合同關系中的勞務提供者,則不是企業的內部員工,不享有上述權力,無權干 涉或者過問企業的生產經營。
:
加班費按什么標準計算 ?
單位違法約定試用期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監察什么情況下會出調解書
2021-01-17律師介入政府征收補償工作的重要意義
2020-12-15外資企業認繳資本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5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異地案可以移交本地嗎
2021-01-15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