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工作的過程中,總有人會因工作而受傷,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工傷,工傷的確認是建立在勞動關系的基礎之上的。工傷確認勞動關系必須存在,沒有看懂關系也很難確認工傷,因此,大家在參加工作時,一定要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保留一些能夠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防止工傷發生以后,難以確認。但是具體該如何確認工傷發生時的勞動關系,可以一起去討論下。
一、工傷確認勞動關系是否是必須的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是工傷認定的前提,勞動保障部授予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傷認定權,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合時,其雙方的勞動關系很明確,工傷認定部門也會在認可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前提下認定受傷職工是否屬工傷??墒牵瑖页姓J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在受傷職工與用人單位未訂立書面合時,其要求認定工傷往往受到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阻礙,這時,雙方事實勞動關系的確認是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來作為,還是由其他部門來作為,成為實踐中常常遇到的難題。
相關法律規定,確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的法定權力在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但對于工傷認定中的勞動關系“確定”,在以下法律條款中又有規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需要提供的材料有:“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a href='http://www.sdjlnm.com/gongshang/11.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工傷認定辦法》第五條也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以上規定均要求在認定工傷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首先要“確定”受傷職工與所在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可是,要求勞動者在未與用人單位訂立合同的情況下提供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相關證據確實很難。為此,勞動保障部在2005年又下發了《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系統地明確了勞資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情形及認定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 “參照憑證”。再之后,一些省份也針對《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認定工傷中存在勞動關系的問題作了相關規定。如江蘇省勞動保障廳在《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中明確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能初步證明職工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及符合工傷認定申請其他條件的申請,應予受理?!?/p>
以上均要求申請工傷認定需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首先“確定”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對于未訂立勞動合同的雙方當事人而言,由此帶來兩方面問題:一方面,當事人對工傷認定不服往往因雙方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而引發爭議,主張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一方會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工傷認定后,將其告至行政復議機關或人民法院;另一方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認定受傷職工是否是工傷的前提是確認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可確認勞動關系之訴的權力在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于是,職工受到傷害后,往往就工傷認定的同時因勞動關系需要確認而難以應對諸多訴訟,苦不堪言。與此同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為了避免行政官司,也只好將事實勞動關系不甚明了的工傷認定先“中止”或者干脆“終止”了事。
二、勞動關系認定的三大標準
勞動關系的確定對勞動者而言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這意味著勞動者可以因此享受到勞動法的保護。與一般的法律保護不同,勞動法實行的是傾斜保護,簡單來說,就是給勞動者更多權利和要求雇主承擔更多的義務。
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國家在勞動法中以一只“看得見的手”出現,直接對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勞動時間等勞動標準作了明確的規定。例如,近日出臺的“上海市最低工資,每月不得低于690元,小時工每小時不得低于6元的規定?!边@樣的規定,為勞動者的保護劃定了底線,雇主只能支付高于最低工資的報酬,而不能低于它,否則,國家將予以制裁。
而如果勞動者不被認定為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將得不到勞動法的保護?,F實中存在大量勞動者本身實際上屬于勞動法中定義的“勞動者”的范疇,但由于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而難以證明自己的身份,主張自己的權利,因此得不到勞動法的保護。
正是為了解決這一社會現狀,規范用人單位用工行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勞動部出臺了《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不僅對勞動關系的認定作了明確的規定,還對事實勞動關系中的無固定期限問題、經濟補償金問題、建筑行業雇工保護及對勞動關系確認的爭議處理等九大方面作了充分的規定,應當引起廣大勞動者的重視,也應當引起廣大用人單位的足夠重視。
維權第一步:簽訂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是勞動者的權利也是勞動者的義務,我國勞動法特別強調了勞動合同的簽訂。《勞動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用一句簡單的話說就是“有勞動關系就應當有勞動合同”。
國家之所以在立法中如此強調勞動合同是有道理的。勞動合同是勞動者維權的第一步,甚至有人說是勞動者的“護身符”。俗話說“口說無憑”,現實中大量勞動者吃虧就吃虧在沒有證據。而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的直接反映,是最有利的證據?!鞍准埡谧帧钡膭趧雍贤莿趧又俨谩⒎ㄔ鹤龀雠袥Q,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主要憑據之一。
因此,勇敢主張自己的權利,要求用人單位與自己簽訂勞動合同,是勞動者維護自身權益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確立勞動關系的三大標準勞動者如果已經簽訂了勞動合同當然好了,但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如何認定呢?主要參考以下三個標準: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這三條標準實際包括對“用人單位”、“勞動行為”、“勞動者”三方面的考察?!坝萌藛挝弧北仨毷俏覈鴦趧臃ㄖ械摹捌髽I、個體經濟組織等”。而“勞動行為”是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具體勞動,并獲得報酬的過程?!皠趧诱摺蓖瑯颖仨毦邆浜戏ǖ馁Y格。
工傷確認離不開勞動關系的確認,工傷也是建立在勞動關系的基礎之上的。勞動關系明確,根據勞動法要求進行工傷的確認和鑒定以后就可以根據賠償的標準得到工傷的賠償了。因此,確認工傷勞動關系是前提和根本,因此大家也要積極的配合勞動關系的確認工作,確保后續的和工傷有關的工作順利開展。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工傷鑒定嗎
2020年國家新工傷傷殘等級鑒定標準
最新農民工工傷賠償標準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合同最長期限
2020-12-21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有幾種形式
2021-01-21公司土地抵押貸款無法償還怎么辦
2021-03-13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